纽约地标委员会将其选为纽约市地标,1986年该建筑被认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在西美战争期间,美军普遍反映小口径的左轮手枪威力不足,军队急需一种有较大威力的大口径手枪。在二战期间,它只配备给军官和班长,并不是美军步兵的制式武器。二战期间,仍有许多在使用。36年,M1步枪取代它成为美军标准配置。汤姆森Colt公司鉴定了生产15,000支该枪的协议,即1921式。到二战快结束时,生产了超过一百万支该枪。
帝国大厦还能使用多长时间
帝国大厦估计还能使用比较长的时间,虽然已经建成70多年了,但它是个钢骨建筑,只要愿意翻修,可以一直使用,从建成起起码150年不需要大规模卸装。
帝国大厦既是一座多功能的写字楼,同时也是纽约市的旅游景点之一,大量游客每天在该处排队等候电梯登顶观景。
1955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帝国大厦评价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纽约地标委员会将其选为纽约市地标,1986年该建筑被认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扩展资料:
帝国大厦的特点
大厦的装饰艺术风格在纽约是典型的二战前的建筑风格。大厦的大厅有3层楼高,并装饰有一个铝制的没有尖顶天线塔的帝国大厦浮雕。
北走廊装饰着八个光板,这是由Roy Sparkia 和Renée Nemorov于1963年为了迎接1964年世界博览会所造,描绘了帝国大厦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排列在其他七个奇迹旁边。这些光板后来移动到了观景台的售票处附近。
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厅的天花板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发光画板,后来改装为荧光灯天花板。因为这个原创的壁画版是由一个叫Leif Neandross的艺术家所设计,它被损坏后,安装了复制品代替。超过50名艺术者和工人用了15000平方英尺的铝和1300平方英尺的23克拉金片用于重造壁画。
二战各国步兵装备
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弹夹:7发 简介:由John M.Browning发明,是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美国手枪。在西美战争期间,美军普遍反映小口径的左轮手枪威力不足,军队急需一种有较大威力的大口径手枪。在这种需求下,1911式.45口径勃郎宁手枪诞生了。Colt和Springfield兵工厂在1911—1915年间生产这种手枪,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60%在法国的美军士兵都配备了它。一战后,又在扳机、撞针、握把和结构上对它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使它更轻便。在二战期间,它只配备给军官和班长,并不是美军步兵的制式武器。但是禁止士兵配备手枪的条例被扔到了一边,在前线许多士兵都拥有一把1911式手枪。它被认为是最后可以依*的武器,尽管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有更有效的武器可用,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所带来的安全的感觉。直到1984年,它仍然是标准的美军随身武器。 M1 加兰德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8发 简介:M1 步枪,又称Garand 步枪,是美国步兵的标准配置步枪。 以它的发明者John C.Garand的名字命名。 它是第一种在战场是广泛使用的半自动步枪。尽管它在1936年就被军队采用,直到1943年一直是供应不足,但到战争结束时,它的产量却超过了4百万支。M1 步枪易于分解和清洁,它的口径、弹丸速度和半自动性能的结合提供了优于其它步枪的火力。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 1903式步枪 工作方式:手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5发 简介:1903式.30口径步枪,简称’03式。 1903年被美国军队采用,直到1936年,它一直是美军标准配置步枪。 二战期间,仍有许多在使用。36年,M1步枪取代它成为美军标准配置。 在诺曼底战役中,它成为狙击手的主要武器。 不过,它在精度上的许多优点已被半自动和全自动武器的速度所取代。 汤姆森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 弹夹:20和30发、50发(弹鼓) 简介:JohnT.Thompson曾参与发展`03式步枪和Colt.45手枪,汤姆森冲锋枪的原型枪于1920年春天诞生,尽管它有优秀的测试参数,但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没有采用它。汤姆森Colt公司鉴定了生产15,000支该枪的协议,即1921式。这批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二战前夕。在1940年,美国陆军订购了20,000支该枪;在1941年,陆军追加了319,000支的定单。该枪最大的优点是可*,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工作。 主要的缺点是太重——超过10磅,缺乏穿透力(这也是二战中所有冲锋枪的共同缺点)。 勃朗宁BAR1918轻机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20发 简介:最初型M1918A1式勃朗宁轻机枪(BAR)由美军士兵在一战中首次使用,并且二战中该枪仍在使用。在恶劣环境下的可*性使该枪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40年,M1918A2式投入使用。与早期型号不同的是它仅有全自动方式下的两种射击方式:慢速方式300—450发/分;快速方式500—650发/分;而没有了半自动方式。两种型号的勃朗宁机枪都被广泛的使用。而且在很多的电影中,你也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该枪是快速火力和穿透力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最大的缺点是缺少可快速更换的枪管来减少枪管的过热。 M1919A6式重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式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容量:250 发 射击速度:400—500发/分 简介: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军部队参战,战场上官兵们需求一种比M1919A4式轻、又有比勃朗宁轻机枪更快射速的重机枪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M1919A6式重机枪诞生了。它继承了一些M1919A4式机枪的部件,不再有三角架,但它仍然重达32.5磅。事实证明,它太累赘而不能满足战场上官兵们不断变化的要求。即便如此,仍生产了43,000支该枪。而且,你可以在几乎所有1944—1945年的影片中看到它。 M1919A4式重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
德军二战时期军队武器
二战德军步兵常用武器 二战德军步兵常用武器 WALTHER P38 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9mm 弹夹:8 发 WALTHERP38手枪代替LUGER P08作为德军的标准配制,并于1939年投入生产。LUGER P08手枪相比,它设计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大批量生产。P38是一种双重制动的武器——在装上弹药、竖起击铁后,你可以再松下击铁,然后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迅速的扳起击铁并抠动扳机打出枪膛内的子弹;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开火比瞄准更重要,该枪仅须简单的抠动扳机就可以完成竖起击铁和射出枪膛里的子弹这一系列动作。到二战快结束时,生产了超过一百万支该枪。1957年,WALTHER公司开始恢复生产一种轻便型的P38手枪,称为P1型,直到1980年,该枪一直是德军的标准辅助武器。在一些国家,P38一直服役到90年代。 毛瑟 1898式步枪 工作方式:非自动 口径:7.92mm 弹夹:5 发 毛瑟1898式步枪是二十世纪初大多数步枪的原型,包括美国的SPRINGFIELD1903式步枪。它使用的7.92mm毛瑟弹从1888年开始生产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该枪性能优越、工作非常可靠,它和它的变形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德军广泛用。KARABINER98 型卡宾枪比标准的98式短6英寸,在二战中,装备了大多数德军部队。 GEWEHR 1943式半自动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7.92mm 弹夹:两个5发弹仓 几乎每一种武器德国都生产出了世界一流的产品,但在半自动步枪上他们始终不如美国的M1型步枪。该枪在性能上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可靠性也不太好,所以始终没能取代毛瑟1898式步枪。 MP40冲锋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 口径:9mm 弹夹:32 发 射速:500 发/分 MP40是MP38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经改进后它更利于批量生产,战争期间产量超过了一百万支。可折叠的金属枪托使其更紧凑、更便于携带。它有令人吃惊的持续开火能力。该枪也得到了盟军士兵的赏识,把它称作“SCHMEISSER”,而SCHMEISSER是1918年BERGMANN MP18重机枪的设计者,他根本就没有参加过MP38或MP40的设计。 MP44突击步枪 工作方式:全/半 自动 口径:7.92mm 弹夹:30 发 射速:600 发/分 本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德国陆军设计师LOUIS SCHMEISSER开始研究利用短药筒的全自动步枪。实验证明普通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使其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此后,自动步枪一直使用短药筒弹药,并且开始取代普通步枪、轻机枪。SCHMEISSER设计的原型枪MP43非常成功。1944年,该枪定名为MP44型,一年后改称突击步枪。该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联很快就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MP44——闻名世界的AK47突击步枪。 FG1942式 自动步枪 工作方式:半/全 自动,气动 口径:7.92mm 弹夹:20发弹鼓 射速:750 发/分 1941年生产,FG1942式最初是专为伞兵部队设计的,是一种优秀的全自动步枪,不过,对地面部队来说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轻机枪使用。在配上了刺刀和可折叠的双脚支架后,使它的应用更灵活。和美军中相应的勃朗宁自动步枪(BAR)一样,它可以在半自动和全自动方式中进行选择,但它的重量却仅有前者的一半。 MG42轻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 口径:9mm 弹夹:20 发 射速:750 发/分 MG42是世界上最好的轻机枪之一,它的变形枪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射速高使它成为很具威胁的武器;那些面对过它冰雹般打来的子弹的人,都会对那“撕裂油布”一样的声音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枪管可快速更换;枪身使用冲压铸件,利于批量生产。该枪非常可靠,而且使用广泛,可以配备两脚支架、三脚支架等,并大量取代应用广泛的MG34轻机枪。但由于它的方形枪管,使它不适于作为坦克的辅助武器。该枪的突击型配有75发的圆形弹鼓。由于原型枪的设计非常成功,所以直到50年代才出现它的改进型。 PANZERFAUST 反坦克手雷发射器 工作方式:一次性使用,冲击点火 口径:44mm 穿透力:240mm 同美国的反坦克火箭一样,德军的“铁拳”反坦克发射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在战争期间,生产了一系列的型号,从PANAERFAUST1到PANZERFAUST 100。所有的型号都由一个装有发射药的铁筒组成。与美军反坦克火箭等不同,发射药靠冲击点火,从筒内点燃44mm的反坦克手榴弹。手榴弹离开发射筒后,钢制的弹簧尾翼展开,稳定其飞行。早期的型号需要较靠近坦克——大约30米左右,以后逐渐提高到80米,最后到了150米。盟军的坦克手常常到到他们的坦克被击中时才知道“铁拳”战斗小组的存在。 PANZERSCHRECK 反坦克发射器 工作方式:摩擦延时引信 重量:0.51千克 同其它武器的研制一样,德军也研制了许多不同型号的手榴弹。不过,有两种最初的原型:直柄的M24型和椭球形的M39型。直柄手榴弹从一战起就开始广泛使用,并得到不断的改进,它比球形手榴弹更易于投掷,威力更大些。 火焰喷射器 工作方式:自动 容量:40次 一战后德军曾放弃了火焰喷射器,但当1935年,意大利军队在埃塞俄比亚战争中使用火焰喷射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使德军重新装备了它。德军在早期的战斗中使用过,不过在1941年后,就很少看到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