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比赛中,张继科替代王皓上场,并且战胜了对手,为国乒拿下了重要的一分,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王皓打张继科反手不占便宜,正手跑动能力不如张继科,心态也不够好连续大赛输所以不占上风。在2012年决赛分析第一局中张继科正手拉5次,王皓正手拉3次,一共是8次。王皓和张继科的球路基本是一样的,根本别把王皓当一名直板选手。。。张继科成为王皓克星。不全面地说,王皓的正手的主要责任是终结进攻。
巅峰期的张继科到底有多强为什么他给人一种昙花一现的感觉
张继科在乒乓球运动上取得的成绩,已经是谈论乒乓球历史绕不开的人物了。之所以让人感觉昙花一现,是因为取得大满贯成绩的过程太过迅速,之后又因为伤病的原因,主要是腰伤导致竞技水平大幅下滑,难以再重返赛场,就像流星一样,在短时间内过于耀眼,而离开又那么突然,令人唏嘘。
其实每一位能成为国乒主力的队员,在竞技能力上都实力非凡,早在2006年的时候,张继科还在省队的时候就有了击败孔令辉的战绩,之后在2008年连续战胜马龙,马琳,王皓,王励勤等运动员,并凭借这样的战绩进入国家队主力圈。其实这时候的张继科就已经显示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只不过没有在三大赛中取得亮眼的成绩而已。
对于张继科来说,职业生涯的转机来自于2010年的莫斯科,那一年世乒赛上,由于马龙被波尔逆势翻盘,国乒男队顿时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张继科在比赛中本来没有被安排上场,但是王皓当时因为拍子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怯战心理,记得刘国梁后来回忆说,当时问王皓能不能上场,王皓犹豫了三秒钟说能,刘国梁说但凡王皓早一秒钟说能,就是王皓上场了。在这场比赛中,张继科替代王皓上场,并且战胜了对手,为国乒拿下了重要的一分,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在2011年,张继科再次战胜马龙,王皓,王励勤,马琳获得去鹿特丹打世乒赛单打的资格,并顺利登顶,成为国乒男队参加大赛的常派选手,并在短短445天的时间里成就了大满贯荣誉,这个速度之快至今没有人能够打破,可谓是往前看,没有人做到,往后看,很难有来者。
在这445天里,张继科有多强呢?从观众的角度看,就是谁都打不过他的感觉,他的反手非常强,拧拉成为他具有辨识度的一项技术,好像哪一位运动员都无法在这项技术上与他争锋,正手的力量大,似乎每一位对手都扛不住他的进攻。
在上面这张图片中,我们能看到2015年的张继科腰伤已经很严重了,只能趴在床上进行休息。
可惜啊,因为伤病的原因,我们再也看不到张继科在大赛中的身影了。
落差,分手后张继科绯闻恋情不断,渴望生子的景甜为何一直单身
这是因为景甜并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没有找到自己爱的人,不想将就,所以才会一直单身。
王皓为什么打不过张继科
首先是年龄的问题年轻在跑动能力和精力上肯定要好,张继科在大赛上赢过王皓心态好,跟王皓打位置放的低,技术方面张继科旋转力量速度都不错,反手爆发力强对王皓有一定制约王皓特长发挥不出来正手跑动能力比王皓强。王皓习惯性过于依赖反手站位偏左正手空当大。所以王皓打张继科反手不占便宜,正手跑动能力不如张继科,心态也不够好连续大赛输所以不占上风。
2012张继科vs王皓决赛分析第一局正手拉有几个
8个。在2012年决赛分析第一局中张继科正手拉5次,王皓正手拉3次,一共是8次。正手拉重心的移动,在重心移动的同时能带动很大的力量,因为人的体重跟球比较是非常巨大的。
你认为张继科和王皓谁更厉害为什么
我认为,张继科硬实力就是差着王皓那么一些。王皓和张继科的球路基本是一样的,根本别把王皓当一名直板选手。。。他们两的球路,和马琳王励勤马龙不一样,放到20世纪就是孔令辉。最大的特色就是稳稳稳稳稳,左来左挡右来右档,赢球的倚仗不是发球不是台内前三板,而且是相持,相持,直到对方失误(插句题外话,刘国梁说龙队打到了技术的极致,说的就是相持能力,真是可怕,尤其在改大球和拧拉技术发展成熟的情况下,谁的相持能力天下第一谁就是王者)。
王皓和张继科打,为什么下风
从伦敦奥运决赛看,王皓和张继科打已经完全没有信心了;这次直通比赛,拼成这样也是输。个人觉得,王皓一开始出道的时候,算是一种特色打法:反手连续快,上手快,直拍横打旋转别扭。后来大家对王皓直拍横打适应以后,王皓的球风趋向质量高为主,放弃了中近台的快速衔接。尤其是最近几年特别明显,估计输给柳承敏那场奥运决赛还是彻底影响了王皓的运动生涯(那一场就是柳承敏以强破快)。张继科成为王皓克星。最关键的就在于王皓特长的地方,张继科也特长,而且质量更高。张继科也不是衔接快的。单面衔接还可以,如果移动中两面衔接其实还是马龙天下第一。加上张继科发球还比王皓威胁大。两个人的线路也对的比较死。王皓基本就有一种四处撞墙的感觉。王皓如果想突破张继科,只是如果,感觉还是要在发接发的前三板搞变化突出,相持中不退台,加强快速衔接。
为什么张继科总能赢王皓
王皓的整个战术是建立在反手的基础上的。区别于大多数直板和不少中国横板,王皓的进攻发起,主动相斥和前台的争抢都是在反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全面地说,王皓的正手的主要责任是终结进攻。
但是张继科的特长主要要集中在反手这里。张继科是为数不多的反手能对赢王皓的人,这给王皓整个的战术布置增加了许多难度。实际上从2011年世锦赛两人相遇开始,王皓的策略已经是搏杀程度很高的“避开反手相持,尽量侧身搏杀”的套路了。
这里的原因是,前三板的质量上张继科的发接发这个环节质量很高,加上反手拧这个转换环节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王皓很难在主动形成相持,于是策略上也只能采取尽量侧身搏杀的战术了。
简单说来,自己的特长不如对方的特长,其他环节大家都差不多,于是偏下风一点。
和很多人的声音相反的是,我不认为这两个人的对决有什么心理因素在内:打一次赢了,可能是对手的心理有起伏;决赛打四次都赢了,就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心理问题了。
2012年奥运会张继科的所有对手单打
第三轮——张继科4:0王博(土耳其)世界杯和世乒赛双料冠军张继科,世界排名高居第一,作为本届奥运会的头号种子出战,直接晋级32强第四轮——张继科4:0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四分之一决赛——张继科4:1江天一(中国香港)半决赛——张继科4:1奥恰洛夫(德国)决赛——张继科4:1王皓(中国)
国乒在乒坛史上创造过无数纪录,但最难打破的是什么纪录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历史上曾先后诞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乒乓球选手,而几乎所有与乒乓球有关的世界大型比赛,最终夺冠的也基本上都是中国球员,因此在国际乒坛的历史上,但凡是比较罕见的荣誉,基本上全部都是由中国球员所保持,那么翻阅过去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又都创造了哪些难以打破的历史纪录呢?
首先我们要说的中国乒乓球的第一代“大魔王”邓亚萍,作为中国乒乓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直到九十年代的领军人物,邓亚萍出生在一个乒乓球世家,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曾经就是河南省乒乓球队的一员,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邓亚萍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乒乓球,尽管她的个头不高,但是邓亚萍在乒乓球领域还是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过人的天赋,在1989年,当时刚刚16岁的邓亚萍就跟随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那一年的世锦赛,并且一举赢得了女子双打的冠军,以16岁的年纪登上了世界之巅
之后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邓亚萍一口气收获了女子单打和双打的两项冠军,四年之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又再一次包揽了女子单打和双打项目的冠军,至此邓亚萍也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四次赢得奥运会金牌的选手,整个职业生涯邓亚萍一共拿到了18个世界冠军,而她所保持的连续八年排名世界第一,更是至今也无人可以撼动。
第二个难以打破的纪录,2012年击败王皓的张继科,身上也同样创造了一项属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纪录,那就是张继科在拿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单打项目冠军之后,他一共仅仅用时445天,就实现了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大满贯,是历史上达成这一纪录速度最快的一位选手。
但要说最难打破的纪录,就要属中国乒坛的悲情人物王皓,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王皓一路过关斩将打进了最终的决赛,面对韩国选手柳承敏,在所有人都看好王皓的情况下,王皓最终意外的输给了对手,由此也开启了王皓奥运会上的悲情历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皓与队友马琳会师决赛,但是王皓又再一次在奥运会决赛落败,12年伦敦奥运会,王皓再次在决赛输给了张继科,这样一来,王皓也成为唯一一位在奥运会男子单打项目上三次获得亚军的选手。
2012世界乒乓男子排名第一是谁
第一名:张继科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山东青岛人。5岁即跟随父亲学打球,2000年进入山东鲁能乒乓球队,2003年1月进入国家队。 2008年,在全国锦标赛上,张继科继与王皓等人合作以全胜战绩为解放军队获得男团冠军之后,在男单比赛中连胜马琳、王励勤和王皓三名奥运冠军,一举获得男单冠军。2011年5月15日,张继科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以4:2击败了卫冕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赢得了他职业生涯中的首个世乒赛男单冠军。2011年11月13日乒乓球男子世界杯赛上以4:2战胜队友王皓,职业生涯首度加冕世界杯赛冠军。 201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冠军第二名:马龙5岁开始在鞍山学球,13岁时被关华安教练看作是一块璞玉,被带到北京继续学习。2003年进入国家队。 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近两年涌现出的新秀。马龙技术打法全面,技战术使用合理,最新战绩是:2010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双冠军(与王皓),2010年亚运会男团冠军,2010年亚运会男单冠军。第三名:许昕http://baike.baidu.com/view/1300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