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体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比赛资讯

致敬!中国女排5连冠功臣,退役后因病去世,骨灰中发现数枚钢钉,她是谁?陈招娣在女排打什么位置

时间:2024-11-2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比赛资讯

后来经过中央的特批,她被军委授予了少将军衔。在陈招娣的遗体被火化之后,家人在她的骨灰中发现了很多枚钢钉。曾立一等功,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2013年4月1日下午,陈招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北京时间4月5日上午10点,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东礼堂举行。陈招娣所在中国女排于1979年首获亚洲冠军,1981

致敬!中国女排5连冠功臣,退役后因病去世,骨灰中发现数枚钢钉,她是谁

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国体坛的一块招牌,一直以来都为世界所忌惮。几十年前的中国女排曾在世界舞台上豪取5连冠,如今的中国女排也在“铁榔头”的带领下在世界舞台上屡获佳绩。不过,除了郎平外,她的队友们很多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甚至已经离开了人世。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郎平的队友之一,她叫做陈招娣,她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退役后却因病去世,骨灰中发现了数枚钢钉!

陈招娣从小身体素质就特别出众,在她17岁的时候就受到了教练的青睐,由此开始接受正规的排球训练。毕业后她选择了参军,不过在复员以后,她重新回到了自己热爱的排球上,成为了一名排球运动员。她出色的技术很快就帮助她进入了国家队,开始屡屡为国争光。

陈招娣在比赛中一直很拼,从不肯轻易放过一个得分的机会,而她也因此经常受伤,落下了浑身伤病。1976年,在与日本队的一次比赛中,陈招娣不幸被对方扣过来的排球打中了受伤部位,骨头受到了重创。但由于当时女排队员很匮乏,她不得不带伤作战,坚持打完比赛。后来在养伤的过程中,她又再次带伤出战,不幸腰部又受到了创伤,但她仍然咬紧牙关坚持比赛,最终带伤赢下了胜利。就是这样一种不怕死的精神,让她收到了“拼命三郎”的称号。

由于陈招娣屡次带伤作战,她的身体条件越来越差,各种后遗症侵蚀着她的健康。后来由于身体原因,她不得不选择了退役。退役后,她依旧为排球事业发光发热,竭尽所能帮助队友。后来经过中央的特批,她被军委授予了少将军衔。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年过后,她就因为旧伤复发,患上了不治之症,并于不久后结束了她的一生,享年58岁。

在陈招娣的遗体被火化之后,家人在她的骨灰中发现了很多枚钢钉。从这些坚硬的钢钉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陈招娣的“女排精神”。而正是这种凝固在了骨子里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使得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飘扬在了最高领奖台!

陈招娣在女排打什么位置

在女排国家队里,陈招娣在队中担任二传和接应的位置,是中国女排的一位主力队员。陈招娣(1955~2013.04.01),女,浙江杭州人,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排球协会原顾问,中国前女排国手,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立一等功,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陈招娣是中国女排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团队中的核心队员,为中国女排1979年首获亚洲冠军,1981年首获世界杯冠军,1982年首获世锦赛冠军和亚运会冠军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晋升少将军衔。2013年4月1日下午,陈招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北京时间4月5日上午10点,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东礼堂举行。中文名陈招娣外文名Zhaodi Chen国籍中国民族汉籍贯浙江绍兴人出生日期1955年逝世日期2013年04月01日毕业院校北京体育大学职业女子排球运动员主要成就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队主力曾立一等功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3年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2006年晋升少将军衔第2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4名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政党中国共产党所属球队八一队

中国体育界的第一位女将军,曾是前女排国手,还被授予少将军衔,她是谁

引言

在中国体育界中,女排精神一直都是常常被提到的话题,由于中国女排队员曾经历尽艰难险阻,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荣誉,因此,女排精神也是被很多人赞颂的内容。

在中国体育界中,第一位女将军就曾是女排国手,在后来的授衔活动中,她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虽然说在她五十多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但她对于我国女排事业的贡献,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

陈招娣对女排事业的贡献

说到中国女排中的名将,或许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郎平,但实际上,女排是一项需要默契配合的运动,仅仅靠一个人的努力,是没有办法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在当时的女排队伍中,除了郎平之外,很多人对我国体育发展的贡献都是很大的,而陈招娣就是当年的女排队伍中一位必不可少的核心队员。

1973年,陈招娣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同年,她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后来,陈招娣也因为自己出色的体育运动水平而入选了中国女排国家队,在她还是女排运动员的时候,中国女排就在1979年时首次在亚洲赛场上夺冠,而在1981年时,中国女排也第一次拿到了世界冠军的荣誉,后来,在1982年的世锦赛中,中国女排又一次登上了冠军的位置。

在接下来的许多次世界级比赛中,中国女排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许多令人骄傲的成绩,在当时的世界体育界中,中国体育的名声也因女排的出现而就此打响。许多发达国家都开始正视中国的体育地位。

陈招娣因女排事业而身负重伤

由于在当年的比赛中,赛况是非常激烈的,因此许多女排运动员都在高强度的训练中身负重伤,陈招娣就是其中之一。

在1978年的全国联赛中,陈招娣的左臂桡骨就受了重伤,在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她就又参加了两场比赛,最终,陈招娣的桡骨也就此断裂。在后来的全运会中,由于女排成员的欠缺,在她的位置上并没有安排替补成员,所以,无奈之下,她也只能吊着一只手完成了比赛。因为此事的发生,后来,很多人也将陈招娣称为是独臂将军。

在陈招娣任职女排期间,中国女排正处在辉煌的上升期,所以,即使她的身体有什么异样,也是没有时间修养的,在无数次的比赛中,陈招娣都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腰伤、臂伤都没能阻止她为国争光的脚步。

通过回看很多比赛颁奖实况就会发现,在走下赛场后,陈招娣的身体状况是非常差的,甚至有的时候,她只能在队友的搀扶下走上领奖台。即使如此,在她内心中仍然保留着对女排的热爱,虽然伤病满身,但她仍然在坚定的意念支持之下,为中国女排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陈招娣退役后仍为中国女排做出贡献

由于她的身体状况实在是无法支撑训练工作,因此,她也离开了球队。在离队之后,虽然说她的工作是比较忙碌的,但是,她也仍然会关注中国女排的发展状况。在1983年,八一女排副政委的重担也落在了陈招娣的身上,而在1986年时,她又一次回到了中国女排,做起了教练。2006年,因为陈招娣的出色表现,她也被我国授予少将军衔,此时,她也成为了中国体育界内第一位女将军。

结语

2013年,这位年仅58岁的排球女将,也因癌症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虽然说陈招娣并没有看到中国女排又一次走向世界巅峰的场景,但相信她也从未对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后悔。在她的一生中,女排两个字可谓是贯穿了整个生活。世界上许多关注中国女排发展的人也纷纷表示,陈招娣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女排英雄。

对于我国的女排事业来说,能够拥有这样优秀的人才,也是一种幸运。直到现在,陈招娣等人所建设起来的女排精神,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陈招娣将军,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陈招娣是体育界走出来的第一位女将军。她出生于浙江杭州,逝世后墓地安置在她的故乡杭州半山。陈招娣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原副部长,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前女排国手,临场发挥稳定,擅长拦网、扣球。立过一等功,两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还担任过中国排球协会原顾问。

陈招娣于1973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青年训练队,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4年入选八一女子排球队,1976年入选中国女排集训队,在队中担任二传和接应,是中国女排主力队员。陈招娣所在中国女排于1979年首获亚洲冠军,1981年首获世界杯冠军,1982年首获世锦赛冠军和亚运会冠军,作为领队的她为女排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打球时她还有个称号叫“拼命三郎”,因为她特别能吃苦。比赛时陈不慎扭伤了腰,一次次比赛加重了病情,医生也告诉她再打球就要瘫痪,她硬是咬牙坚持挺过了一次又一次重要比赛。还有人叫她“独臂将军”,因为她在手臂骨折后打着绷带上场,用右手完成了出色的表现,由此得名。

2006年陈招娣晋升为少将军衔,担任总政宣传部副部长的她最关心的还是排球,虽然运动时遗留的伤病任然折磨着她,但她对于本职工作仍然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即使工作内容与女排涉及得比较少,但她仍然非常关注女排的发展,只要女排活动邀请她,她肯定参加。

生命无常,2013年陈招娣因病去世,年仅58岁。她去世的消息震惊了体坛,同事、战友和女排后辈们都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惋惜和敬意。斯人已去,但她的精神常在,她在女排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精神定会与女排精神一样代代相传。

女排将军陈招娣:为中国拿下5连冠,去世后郎平、郑海霞前来悼念

2010年,篮球名将王治郅与NBA合约到期,按规定,他应该马上启程回国,归属于国家队。但是因为各方势力纠缠,王治郅没有按时归队,把回国日期一拖再拖。

媒体对此大肆报道, 有关王治郅的负面消息一时铺天盖地的传来。

这时候,国家 体育 局局长向他伸出了援手:局长亲自出面斩断谣言,和王治郅积极沟通,最终,在她的帮助下,王治郅顺利回归国家队。

这个人就是——陈招娣。

陈招娣是家里的大姐,应该从她出生时就是了。叫上这个名字,显然父母对于头胎是女孩并不满足,于是给她取名为“陈招娣”。

果然,招娣拥有了许多弟弟妹妹, 白天要上学,晚上要照顾弟妹,还要帮父母做家务、干农活。

身边的同龄女孩子大多都是这样,上学、照顾家里,稚气未脱同时又爱笑爱闹。而陈招娣尤其喜欢跑步、打球这些 体育 活动,学校里每次办运动会都有她,获奖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 她的文具大多都是获奖颁发的奖品。

这些都是她的过人之处,也正是这些优点,改变了她的一生。

1972年的某一天,杭州市业余体校来到招娣就读的中学,希望招一批女孩子,培养排球运动员。

这个年纪的学生们已经十七八岁,算是半大不小了,都陆续为自己寻求出路:有人去市里读了卫校、有人参军入伍当了文艺兵、有人早早出嫁过上了相夫教子的日子……招娣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走得差不多了,她没有跟从父母的意见或者同龄人的脚步,去参军、读技校,或者嫁人, 冥冥之中,她好像在期待着什么一样。

现在,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进体校、训练、当运动员!招娣赶紧去报了名。选拔考核喊到她名字的那一刻,她紧张得腿都在发抖。教练发球时,她感觉到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耳朵边静静的,只有徐徐的风声。

她的眼里只有那颗排球,那颗雪白得耀眼的排球……

砰!

一个漂亮的还击!

这几乎是刻在DNA里的本能,如你所见,陈招娣有惊人的排球天赋,那个排球在她手里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灵动、鲜活。 凭着选拔赛上的出色表现,陈招娣顺利的进入了余杭市业余体校。

这个十七岁姑娘和排球的缘分,就这么结下了。在她往后41年的人生里,几乎每一项都和排球息息相关。

余杭市业余体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开始培养国家级运动员的老牌 体育 学校,是国家队成员的人才摇篮; 有不少的 体育 新星、夺冠黑马都诞生于此。

能进入这里学习,我是多么的幸运!陈招娣忍不住这么想。来学校报导的前几天,她刚去吃了小学同学王引娣的喜酒,她和自己一样十七岁,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匆匆嫁了人。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一个不了解的人。

喜宴上,男人们喝酒划拳, 王引娣和她妈妈在屋里狠狠抹了一把眼泪 。引娣妈妈爱怜的望着稚气未消的女儿,满眼尽是不舍和无奈。她知道,她们家这种条件,女儿除了嫁人别无他法。

招娣和妈妈在一旁看见,忍不住有些鼻酸。招娣拿眼睛偷瞄妈妈,她知道,好几条街上的媒婆早就盯上了自己,三天两头就在妈妈身边旁敲侧击,打听她的婚事。

可是妈妈从来没在女儿面前提过这回事,在招娣拿到体校通知书时,她比女儿还要开心,见着邻里街坊就宣布一遍女儿要进体校当运动员的光辉事迹,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女儿的好事。

送她来报道这天,招娣忍不住问妈妈: “妈,隔壁村好多女孩子都嫁人了,咱们邻居亲戚里我这个年纪的大闺女还待在学校里的几乎没有……妈,送我来这里,您怕不怕我给您丢脸?”

招娣妈妈一听,立马变了脸色,严肃地说:

“什么丢脸不丢脸?别想那么多,妈妈不怕!进了学校,要好好训练;记住,跟着老师认真学,千万要给我们家争光!”

陈招娣红着眼眶看着眼前苍老的母亲,这个中年妇人奉献了一辈子、忍让了一辈子,连自己嫁给谁、大女儿取什么名字都不能做主的人,今天终于争了一把、强了一把——就是希望女儿有出息、好好打球! 陈招娣记住了母亲的话,转身迈进了训练场大门。

刚进体校时,陈招娣什么也不懂,她只是凭借自己的本能反应去打球,完全不知道合理运用规则,和队友打配合、用巧劲儿。这里的女孩子有好几十个,她们都是为了进入北京 体育 学院国青队而努力。

那里是全国的体坛人才培育中心,只有最顶尖的运动员才可以进入青训队 ,未来将会代表中国出战亚洲锦标赛、世界杯!一直到1972年,中国女排都没有拿到过一次世界杯冠军,不,别说世界杯,连亚洲杯冠军都不幸与之失之交臂……

当然,我们知道,这一切都在1981年被打破了,而陈招娣正是这其中的核心人物。不过,在九年前,这个小姑娘还很青涩。她知道,身边的人有好多都比她优秀,有不乏从小就练排球,打得很不错却还是没考上青训队的。

招娣感到深深的压力,她知道自己不如别人,起步也比同学晚,从小户人家走出来的孩子,总是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儿。

青训队下一轮的选拔就在年底了,她决定一定要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考上国青队!在很多考了好几年还没有通过的老校友眼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陈招娣用行动告诉她们,没有不可能,只有不愿意!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别人练两个小时,她练四个小时;别人晚上都去吃夜宵、看电影,她晚饭后一直在练球,直到深夜保安来清场了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第二天,她依旧会踏着晨露,第一个到练球场。在别人都在吃早餐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新一天的训练了。

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青训队的选拔赛终于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招娣进步神速,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和努力,顺利成为北京 体育 学院女子排球部青训队的一员。

"教练,我要加练一会儿!"

袁伟民回头看着这个瘦瘦高高的年轻姑娘,心里面有些暗暗吃惊。这个叫陈招娣的女孩子是刚从杭州体校选上来没多久的。初次见面,袁伟民发现陈招娣是那种典型的"杭州姑娘":瘦弱、水灵、眉清目秀。

他还想,国青队的训练和体校里可不是能相提并论的,队员们来到队里,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洗衣服,所有时间都在打球。有很多新来的队员受不了, 说现在睁眼闭眼都是排球、排球、排球,连吃饭都看起来是个排球形状……

所以他有些先入为主的以为,柔弱的陈招娣肯定坚持不下来,能不能到上场的那一天都还不好说。没想到,这个姑娘进队后, 跟着队伍过着每天醒来一睁眼全是训练的生活居然一点都没有不适应 ,好像一切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她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一样。

袁教练可能不知道,陈招娣确实是依靠这样的拼命练习才拿到青训队的名额。不然,她或许现在都在体校里混着。

“行啊,想练就练。”

现在是晚上十点,女孩子们从六点就一直打到了现在,所有的队员都已经精疲力尽,汗水把训练服整个打湿,紧紧地贴在身上。

女孩们连捡球拿回篮筐的力气都没有了,除了陈招娣。 她站到袁伟民教练的对面,沉着地摆出接招的姿势,眼神坚定而锐利。

“唰!”

随着一道破空声,袁教练气定神闲地扔出一个球,等着招娣去扑。按照队里的规矩,加练的项目是"救球"。

教练扔出一个球,你必须要把这个球接住,一直接到第十五个球为止,如果中间有失误,就得判负。判一个负,就要再救两个球来补,一直到补完才算结束。

这个目标对于已经训练长达四个小时的陈招娣来说,相当艰难 。当教练问出那个“有谁还想加训”的问题时,全程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应声。而陈招娣,她其实能感觉到,从第一次见面开始,袁教练就不是很看好自己。

对于非常考验眼力和反应速度的排球运动员来说,招娣的直觉也出类拔萃了起来。她甚至可以极端一点肯定,袁教练有点瞧不起她。 他的情绪和表情里都带着对杭州姑娘的刻板印象和轻视。

恰好陈招娣就是个极其要强的人,想想他问问题时扫向众人的那轻蔑眼光,似乎还在自己身上多停留了一两秒,她就气不打一处来!招娣今天就是要在他面前证明自己:我可以!

见那排球闪电一般飞过来, 招娣立马起身飞扑。别看袁教练扔球的样子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那球力道大得很。招娣为了接住这个球,生生摔在了地上。但是你的对手可不管你摔没摔到地上,于是,招娣马上起身,下一个球又飞到了眼前……

就这样,不带喘气儿的接了九个球之后,招娣再也坚持不住,倒在了地上,任凭第十个球掉在身旁。

“负一!” 袁教练的声音不冷不热的响彻在空旷的练球场里面。招娣一听这话,谁的暴脾气都该起来了,于是撂下一句 “我不练了!” 拿了衣服就往外走。袁教练还在扔球,嘴里不停喊着 “负二、负三、负四!”

招娣被满地的排球拦住了去路,气得大喊:

“我都说了,我不练了!”

“你想练就练,你想不练就不练吗?不行,今天必须练完!”

招娣红着眼睛看着他,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

“行,练就练!”

最后,在袁伟民的激将法下,陈招娣扑完了十五个球。这段充满个人色彩的奋斗经历,日后被人写成一篇文章《苦练》,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用以鼓励莘莘学子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而这篇《苦练》,也是陈招娣排球奋斗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幕。

正是《苦练》,让招娣在两年后入选八一女排队,代表中国走上国际赛场。

五年后的1979年,以陈招娣、陈晋芳、郑海霞、郎平为主要队员的首批中国女排队走上亚洲锦标赛赛场,打败日本拿下第一个亚洲杯女排总冠军。拿下这个奖项后,八一队不敢懈怠,马上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世界杯。如果能在世界杯上夺冠,打断女排项目长期被巴西垄断的困局,那该是多扬眉吐气!

于是,经过两年后的训练,1981年,初代八一排球队参加世界杯的激烈角逐,3:0、3:0、2:1……一轮轮的淘汰赛下来,终于迎来了中国女排和巴西的总决赛。

这场最关键的比赛里,偏偏招娣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她的腰椎那块骨头,之前因为过度训练而落下了旧伤,因为比赛紧迫一直没来得及好好治疗,现在旧疾复发了。

中国的女排队,那时候人员还不够壮大,没有可以上场的替补球员了,如果招娣因为腰伤而放弃比赛的话,那么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她的选择任何人都能猜到:这位"拼命三郎"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

26岁的陈招娣强忍着腰伤上场,疼的眼泪花在眼眶里打转也坚持着,直到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反扣!比赛结束,中国赢得了胜利!

女排姑娘们激动的拥抱在一起,而招娣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场上。颁奖时,是陈晋芳把她背了上去,亲手让她捧着奖杯,郎平对她说: “这个奖杯,理应让你拿着!”

接下来的五年,八一女排队开启了她们的全盛时代,中国女排缔造了在世界杯上五连冠的奇迹,直到今天都被世人奉为体坛界的不朽神话。

而陈招娣在五连冠期间, 因为左手受伤而吊着一只手上场,依旧赢得了比赛,获得了"独臂将军"的美称。

2006年,国家 体育 总局以及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为陈招娣同志颁发少将军勋章。对于陈招娣来说,这是对她一辈子贡献与荣誉的总结。同时也是 体育 界的莫大殊荣。

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样的美好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2013年,多此接受直肠癌手术的陈招娣还是没有抵抗过病魔的摧残,永远离开了人世。

陈招娣坚持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她拿到了世界冠军、当上了部长局长、得到了唯一的少将军衔,可是这些荣誉并没有阻止癌症在她的身体里肆虐,最终夺走了她的生命……

陈招娣走的那一年,也才58岁。和她同龄的郎平、郑海霞等人还活跃在女排一线,令人感到扼腕可惜。2013年4月1日,陈招娣在女儿郭晨的陪同下走到生命终点。

随后,在郭晨为她举办的葬礼上,郎平、孙晋芳、郑海霞、王治郅等八一老将纷纷到场为她吊唁。国家 体育 总局,这个曾经答应过为陈招娣养老的单位为招娣发表了一篇悼念文章,里面说:

陈招娣用自己的 健康 乃至生命换来了中国女排的繁荣昌盛,她的英年早逝,是整个世界排球史上,最大的损失。

女排老队员陈招娣

女排老队员陈招娣走了,人们非常怀念她,怀念她的本身,是渴望再次看到女排精神,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女排老队员陈招娣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女排老队员陈招娣的简介

陈招娣(1955年4月15日-2013年4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人,北京体育学院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前中国女排主力接应二传,身高1.82米,以心理素质好,临场发挥稳定见称,擅长拦网、扣球,是中国女排1980年代“五连冠”时的选手。

中学时代,在一次杭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跳高比赛上,陈招娣极佳的弹跳力给浙江省队教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76年入选袁伟民执教的女排国家队,担任二传和接应。1983年,陈招娣退役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八一女排、国家青年女排的主教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陈招娣与宋世雄搭档解说中国女排的比赛。2013年4月1日,陈招娣因患癌症病逝,享年57岁。

陈招娣的人物经历

1972年先后入杭州市业余体校和北京体院青训队进行排球训练;

1973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青年训练队。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排坛痛失陈招娣

1974年入选八一排球队;

1976年被选入国家排球集训队;

1977年第2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4名;

1978年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6名,同年夺得第8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亚军;

1979年获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1年中国女排重新组建,她被国家体委借调为女排领队,毅然再次走向了球场;获第3届世界杯赛冠军,这是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国家体委颁发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2年获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和第9届亚洲运动会女排冠军;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出任“八一”女排副政委;国家体委颁发体育荣誉奖章。

1986年出任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后任中国女排教练;

1993年,陈招娣回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曾任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2006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2013年4月1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58岁。

陈招娣解说奥运

2008年,在奥运会倒计时100天时,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的主播大名单逐一揭晓。已经退役的央视名嘴宋世雄也再度出山,与陈招娣联手,担任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比赛的解说员。

女排老将陈招娣曾与郎平、张蓉芳等队员一同为中国女排夺得了首个世界冠军。在《谁将主持北京奥运》晚会上,陈招娣与宋世雄一同受聘为中国女排的解说员。晚会上,陈招娣展望了女排姑娘本届奥运会的前景。她说,这次奥运会对中国女排还是并不轻松的,可能会出现六强争霸的局面,女排姑娘们面临的对手越来越多,困难也越来越多,但是陈招娣坚定地说,女排运动员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进军北京奥运会的。

陈招娣的社会评价

“独臂将军”

1978年回八一队打全国联赛时,陈招娣左臂桡骨受伤。次年6月,日本日立队访华与中国队在太原较量,陈招娣在拦网时被隔网而对的奥岛圭子扣中受伤部位,导致桡骨断裂。两个月后的全运会,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单臂出战,自此赢得了“独臂将军”的美誉。

“拼命三郎”

之所以说陈招娣是中国女排的“拼命三郎”,是因为她防守出色,技术全面,场上士气高昂,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在1981年世界杯中日女排最后决战中,陈招娣曾在第三局与孙晋芳抢传一个球的过程中相互碰撞不慎扭伤了腰,虽然如此,她还是坚持拼搏在场上,一次又一次防起对方的进攻。但是越到后面,她的腰就越来越不听使唤,当时主教练袁伟民并未察觉,只是按照常理将她替换下来。在第四局一路落后的不利情景下她主动要求再度上场,但是由于腰伤难忍让她依旧力不从心。当中国女排最后拿下比赛捧起第一个世界冠军时,陈招娣已经痛得站不起来了,最后还是队友背着她,一起上了领奖台。

陈招娣的荣誉记录

1977年第2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4名。

1978年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6名,同年夺得第8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亚军。

1979年获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1年获第3届世界杯赛冠军,这是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1982年获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和第9届亚洲运动会女排冠军。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1年、1983年国家体委向其颁发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出任“八一”女排副政委。

1986年出任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后任中国女排教练。

1981年女排冠军队员有哪些

1981年女排冠军队员简介:

1、一号曹慧英解放军队选手,27岁,身高1.80米。是全队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在1977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她一人获得最佳运动员奖、拦网奖和敢斗奖三项荣誉。近一两年她克服了伤病等困难,依然朝气蓬勃地同年轻队员战斗在一起,为女排夺取世界冠军做出了贡献。

2、二号梁艳来自四川的选手,身高1.77米,20岁,在12名队员中年龄最小。她的特点是拦网好,善于在3号位打快球。

3、三号郎平北京队选手,20岁。她是观众非常熟悉的一名运动员,1980年被评选为全国最佳运动员。她身高1.84米,是中国队的第一主攻手,高点强攻威力大,有“铁鎯头”的誉称,同时也是世界最优秀扣球手之一。本届世界杯赛她获得了“优秀运动员奖”。

4、四号周晓兰山西队运动员,24岁,身高1.82米。她攻防技术全面,比赛作风顽强,头脑冷静。她能够打出“时间差”、“位置差”等多种战术球,她的高压拦网也给对方较大威胁。

5、五号杨希来自解放军队的运动员,1.79米,24岁。在郎平选入中国队前,她是队里的主要攻击手。现在,她虽然改为替补队员,但在训练和比赛中总是保持高昂的斗志,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6、六号孙晋芳中国女排的核心人物,场上队长。在这次世界杯排球赛中,一人独得“最佳运动员奖”、“优秀运动员奖”和“二传奖”。她是江苏选手,26岁,身高1.75米。她的特点是头脑清醒,熟悉全队每个人的打法,中国队令人眼花缭乱的快攻,就是通过她组织起来的。

7、七号陈招娣,26岁,身高1.75米,来自解放军队。她在场上担当接应二传和副攻的任务,比赛中敢打敢拚,富有生气。她的意志非常顽强。这次中日决战时,她扭伤了腰,仍然坚持战斗。

8、八号周鹿敏上海运动员,是替补二传手,25岁,身高1.77米。她作为主力二传手孙晋芳的后备,虽然很少上场比赛,但训练中总一丝不苟,认真打好每一个球。

9、九号朱玲四川运动员,身高1.79米,今年24岁。她的主要特点是弹跳好,拦网有威胁。作为副攻手,她的扣球也很有份量。

10、十号陈亚琼身高1.80米,25岁,来自福建侨乡。经过刻苦训练,她已成为一个具有男子式扣球动作的出色快攻手和拦网手。

11、十一号张蓉芳中国女排的主攻手,身高1.74米,24岁。这位四川姑娘比赛作风泼辣、顽强,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她扣球时机智灵活,快而多变。她的后排防守也很不错,常常救起重扣球。

12、十二号张洁云江苏运动员,素有“无声手枪”之称,身高1.74米,25岁。她也是二传手,这次比赛打的是副接应位置。她的特点是技术全面、沉着冷静,常以出其不意的进攻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急求刚刚去世的中国老女排陈招娣的女儿郭晨的资料,谁知道,有急用谢谢

陈招娣的女儿郭晨也投身排球,曾经是八一女排和八一沙滩女排的队员,获得国家级裁判资格的她曾在联赛中担任过边裁。新闻说的是26岁,也就是1987年出生。

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成员

具体成员如下:

1、1981年 女排世界杯(日本)

1号曹慧英、2号梁艳、3号郎平、4号周晓兰、5号杨希、6号孙晋芳(C)、7号陈招娣、8号周鹿敏、9号朱玲、10号陈亚琼、11号张蓉芳、12号张洁云

2、1982年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秘鲁)

1号郎平、2号梁艳、3号曹慧英、4号杨希、5号周晓兰、6号杨锡兰、7号陈亚琼、8号姜英、9号孙晋芳(C)、10号陈招娣、11号郑美珠、12号张蓉芳

3、1984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洛杉矶)

1号郎平、2号梁艳、3号朱玲、4号侯玉珠、5号周晓兰、6号杨锡兰、7号苏惠娟、8号姜英、9号李延军、10号杨晓君、11号郑美珠、12号张蓉芳(C)

4、1985年 女排世界杯(日本)

1号郎平(C)、2号梁艳、4号侯玉珠、5号殷勤、6号杨锡兰、7号苏惠娟、8号姜英、9号李延军、10号杨晓君、11号郑美珠、12号巫丹、14号林国清

5、1986年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捷克斯洛伐克)

1号刘玮、2号梁艳、3号胡小凤、4号侯玉珠、5号殷勤、6号杨锡兰(C)、7号苏惠娟、8号姜英、9号李延军、10号杨晓君、11号郑美珠、12号巫丹

铁榔头是指的郎平。

郎平,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绰号。她身体素质好,弹跳力强,摸高可达3.17米,快攻变化多,网上技术突出,以四号位高点强攻著称,是中国女排的核心人物。

扩展资料:

中国女排简介: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简称中国女排)隶属于中国排球协会,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

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并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包括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三大赛)。 

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一个拿到冠军奖杯的队伍。

女排陈招娣的丈夫是谁

女排陈招娣的老公叫郭小明,他们是在部队认识的,丈夫转业后开始下海经商。陈招娣(1955~2013.04.01),女,浙江杭州人,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排球协会原顾问,中国前女排国手,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立一等功,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夺冠里癌症去世的是谁

电影《夺冠》中,癌症去世的是由刘敏涛饰演的陈招娣,刘敏涛在电影中出场时间很短,但却贡献了泪点。陈招娣是前女排国手、郎平的挚友,也是为中国夺得第一次女排世界杯冠军的排球名将。她在1981年夺得世界杯冠军之后,就挂上了“拼命三郎”的响亮外号;而在那之后,她更是作为主力为中国女排拿下世界大赛五连冠的殊荣,她就是拥有少将军衔的中国女排功臣陈招娣。在2013年4月1日的时候陈招娣因为癌症去世。她曾经有一个称号叫做“独臂将军”。陈招娣在拦网时被隔网而对的奥岛圭子扣中受伤部位,导致桡骨断裂。两个月后的全运会,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单臂出战,自此赢得了“独臂将军”的美誉。她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留下了璀璨的印记。《夺冠》是由陈可辛导演的剧情运动片,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影片叙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二零一六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对决,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女排却始终不屈不挠、持续拼搏的传奇经历。

陈招娣是什么病去世的

陈招娣患有直肠类癌,疾病让她在最后几年的生活中很受折磨,在经历了两次的手术后,陈招娣的病情有所控制,一度摆脱了疾病的困扰,重回运动场,但是好景不长,她的病情复发,并很快离开了人世。

与陈招娣同期的著名女排运动员郎平,和陈招娣有很深的队友情谊,在得知陈招娣因什么病去世后,郎平连续发出两条微博,都是在怀念陈招娣。对于她的去世,郎平表现的难以接受。

陈招娣去世郎平评价:

郎平在微博上写道:“刚刚接到电话,我亲爱的老队友招娣走了……心里非常难过,一个月前的见面成了永别,招娣一路走好!”

“亲爱的招娣,上月去探望你时我们还在讨论排球,我执教的每场球你都很关心并提出建议。你对亲情友情都那么执着。还记得1981年我们夺取第一个世界冠军那次,咱俩是室友,决赛前你腰伤复发但咬牙坚持拼完5局,是我们扶着你走上领奖台的,你顽强的拼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非常想你!我们来世还做队友!”

陈招娣的离世,所有记得她的人都表示难以接受,但希望她在天堂能够依旧坚强,没有病痛,老女排的精神永存。

中国女排连冠功臣之一,退役后因癌症去世,骨灰中出现多枚钢钉,她是谁

陈招娣是中国女排连续获得冠军的最大功臣之一,她退役之后,因为癌症不幸去世,家人在其骨灰中,发现多枚钢钉,这是怎么回事?

陈招娣很早以前就表现出了极其惊人的运动天赋,进入国家队接受训练之后,为国家四处征战,每次比赛的时候,她都会特别的努力,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每一次她都会尽可能地争取,希望为国家队获得更多的分数。对陈招娣来说,比赛场是最神圣的地方之一。只有获得最终胜利的时候,陈招娣才会稍微放松一些。她有一次跟日本人比赛,结果被日本的球直接打中了胳膊。因为伤势太严重的缘故,她当时连胳膊都有些抬不起来。我们常说,伤筋动骨100天。一般来说受了如此重的伤,至少要休养三个月以上,才有可能彻底康复,但是陈招娣却没有这么做,她只是简单的休养了一段时间,就绑着绷带,重新回到队伍中接受训练。

有一次,她还绑着绷带上了比赛的场地,跟其她人对抗,并且帮助国家赢得了胜利。因为这件事,陈招娣成了别人眼中的拼命三郎。后来,陈招娣又一次跟日本比赛,结果这一次被她们的球打中了腰部,她顽强地坚持到最后,并且跟随队友赢得胜利。最后,她因为太过疼痛的缘故,根本直不起腰来,还是队友扛着她上的领奖台,因为这几次受伤,陈招娣被迫用钢钉支撑身体,正因如此,她去世之后,骨灰中才会有这么多钢钉的存在,家人看到这些钢钉的时候,都特别的心疼,有很多人直接哭了出来。

有些网友对此评论称,这些钢钉是陈招娣为国奋战的最佳证明,也是她的荣誉象征。

陈招娣因什么病去世

肝癌。陈招娣(1955年—2013年4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人,北京体院毕业。1972年先后入杭州市业余体校和北京体院青训队进行排球训练。1974年入选八一排球队,1976年被选入国家排球集训队,著名二传手。曾是中国女排在1981年世界杯首夺世界冠军和1982年世锦赛夺冠时的主力队员。退役后曾担任中国女排领队、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2006年7月14日,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陈招娣曾患有“直肠类癌”,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先后经历过两次大手术的她,曾一度摆脱了病魔的纠缠,重新回到排球事业上。2013年元旦左右,陈招娣再次入院接受治疗。2013年4月1日,陈招娣因病在北京逝世。陈招娣也是老女排五连冠时期第一位去世的选手。

    推荐阅读
  • nba档案解密(NBA档案解密中讲述犹他双煞上开始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NBA档案解密中讲述犹他双煞上开始的背景音乐是什么Highland雅尼专辑《IFICOULDTELLYOU》中的一首曲子Highland也是雅尼2000年的专辑《IFICOULDTELLYOU》中的一首曲子的名字这是一张纯正的NewAge专辑。这是一张“慢热”的作品。可以说,初听一遍,你可能感到它很一般,不如YANNI以前的作品。但只要你听上几遍,你就会被它迷住~~Highland就是其中一首很好听的音乐。

  • 威少保罗拥抱(好兄弟!哈登赛后搂住威少,有说有笑太甜蜜,威少放话要拿下鹈鹕)

    下周一,湖人将会客场挑战鹈鹕,而两队目前都是西部第9和第10,也是附加赛的潜在对手。威少2008年被超音速选中,从雷霆队开始职业生涯,一直效力到上赛季。雷霆队22胜16负基本上可以说稳居季后赛席位!北京时间1月16日,开拓者客场迎战马赛克队,面对老东家,安东尼打得非常的高效,全场10投7中砍下18分11篮板的两双数据,带领开拓者队击败了前老东家。安东尼之前被这支球队所抛弃,最终导致自

  • 美式橄榄球比赛规则详解,让你快速入门

    美式橄榄球比赛规则详解美式橄榄球是一项富有激情和力量的运动,它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专业体育项目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美式橄榄球比赛的规则。每个队伍由11名球员组成,分为进攻方和防守方。否则,得分最多的一方获胜。美式橄榄球比赛规则复杂而又刺激,它蕴含着战术的对抗、队伍之间的团结奋斗以及个人的力量与技术的结合。

  • 足球儿童培训课程推荐,让孩子爱上运动。

    在这个课程中,孩子们将通过各种团队合作的游戏和练习,学会与队友配合,相互帮助和支持。比赛训练课程比赛是检验训练效果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在这个课程中,孩子们将参加一些小型比赛,锻炼比赛经验和应对能力,激发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孩子们将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和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在这个课程中,孩子们将学习如何面对胜利和失败,保持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 全美停飞意味着什么(飞行员停飞是什么处罚)

    在这次事故之后,调查人员得出结论认为,每78次发射就有可能出现一次空难。在“挑战者”号空难之后,美国军方重新恢复使用一次性火箭发射卫星。除了影响中国几家航空公司的收入,还会直接影响返程旅客和中美两国的票价。不到一个月,美国联邦航空局的NOTAM又出现故障,再次导致上千个航班被取消。此次故障的第一个时间节点是周二,美东时间1月10日下午3时28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一份通知称系统出现了故障。

  • 游泳练习模式推荐,打造高效锻炼效果

    当浪花扑面而来,你并不感到害怕,而是迎接这一次次的挑战。无论是恢弘的海洋还是翻滚的浪潮,你的内心都能够保持平静。冲破波浪,你将获得一种无以言表的成就感,同时也能磨砺自己的意志力。总结游泳练习模式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身体锻炼,更是心灵的享受。在游泳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自由和快乐,同时培养勇气和节奏感。让游泳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享受这段旅程,并收获难以言表的美好。

  • fiba承认误判(篮球起源于哪个国家,是由谁发明的)

    在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男子篮球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4年召开一次,每个协会会员可派两名代表与会。执委会在中央局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局的职权。小篮球委员会全会每4年召开一次。2月27日晚CBA半决赛广东对阵辽宁的比赛在最后3.6秒又一次出现了针对球权归属的争议判罚。

  • 北京国安微博(北京国安季楠去世了吗)

    前国安球员季楠遭遇车祸,季楠仍在重症监护室昏迷抢救,为季楠筹款成为了一场爱心传递。第35分钟,于大宝头球破门打入全场唯一一粒进球。2012年,于大宝转会至大连阿尔滨2014年12月,于大宝正式加盟北京国安。赛后,几乎所有的采访都是围绕李磊和告别战进行的。21岁的杨淑慧已加盟法甲苏瓦约夏朗德女足,18岁小将刘邵子洋成功和拜仁青年队签约。

  • 大乐透周一走势图(双色球大乐透开奖时间)

    双色球大乐透开奖时间双色球由中福彩中心统一开奖,每周二、四、日开奖。需要注意的是,大乐透兑奖需要在开奖后60天完成兑奖,否则视为弃奖,需要保持彩票的完整性,不要玷污,无法识别彩票就无效。规则中规定,超级大乐透单张彩票基本投注的最大投注金额不超过20000元,基本投注加追加投注的最大投注金额不超过30000元。

  • 93年超级碗(超级碗有3个迈克尔杰克逊)

    超级碗有3个迈克尔杰克逊另两个据说是MJ的御用替身。出现在大屏幕的就是这两人。扩展资料迈克尔杰克逊在《超级碗》中演唱了四首歌曲。在欧洲大部分国家打入单曲榜的前10,在英国单曲榜上停留了15周,售出40万张获金唱片认证。随着MJ的去世,这一体育史上的纪录也成为绝唱。大家一致认为半场秀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洛佩兹、埃姆和夏奇拉的表演。两个不惑知命的女星把台下的观众彻底搞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