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的2004赛季以澳网的开门红拉开序幕。此后不久,他便于2月2日首次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并在9月13日赢得美网冠军之后锁定年终排名第一。2月20日,费德勒在鹿特丹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中负于亨曼,这是他该赛季的首次失利。而他在大满贯中的唯一一场失利发生在罗兰加洛斯,第三轮负于库尔腾。刚刚结束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德约科维奇又创了一个新的纪录,他第9次斩获了澳网男单冠军,打破了之前他自己创造的八个冠军的记录。
哪个男子网球球员正手最好
费德勒简介 费德勒作为瑞士新一代球员的领军人物,19岁的他就被很多网坛前辈所看好有能力在世界男子网坛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绩出来,甚至费德勒还被球迷冠以“桑普拉斯”接班人的称号。 毫无疑问,这位25岁的瑞士人已经在当今的网球世界中拥有了至尊地位。自2003年温网以来,他已经获得了9个大满贯冠军,并三度在年终大师杯里夺冠,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积分榜上比第2名纳达尔多出将近2500分,其球王地位无可撼动。 到了2006年,92胜5负,费德勒在本赛季的总战绩又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峰,这个成绩远远超越了美国名宿麦肯罗在1984年创下82胜3负的单赛季最佳成绩。2006赛季费德勒总共赢得12个冠军头衔,这是他连续3个赛季夺冠数量在10个以上,前两个赛季他分别拿到11个冠军。 2004年这位23岁的大师杯卫冕冠军刚刚度过了他个人职业生涯成绩最好的一个赛季,以10项冠军头衔,其中包括三项大满贯和三项大师系列赛的桂冠在男子职业网坛中傲视群雄。 2004年对排名前十的选手拥有13连胜的记录(如果追溯到休斯敦大师杯赛的话此记录为18连胜),此期间他曾打败过每一位排名前十的选手。此外,在2004赛季的单打决赛中,他拥有10胜0负的完美战绩(追溯到2003年这一记录为12胜0负)。在过去的25年中,只有进入名人堂的博格和麦肯罗才能与之相提并论,同样赢得过连续12场决赛的胜利。作为第一位单赛季分别在红土场、草场和硬地场上都获得至少两个冠军的选手,费德勒也是自1979年的博格之后第一位连续在三种场地中夺冠的选手。他分别在四个不同时段的连胜中赢得11个冠军,其中包括从6月7日至8月1日间连赢23场的职业生涯最好成绩。费德勒的2004赛季以澳网的开门红拉开序幕。在击败休伊特(第四轮)、纳尔班迪安(四分之一决赛)、费雷罗(半决赛)和萨芬(决赛)的夺冠过程中,他只丢失了两盘。此后不久,他便于2月2日首次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并在9月13日赢得美网冠军之后锁定年终排名第一。2月20日,费德勒在鹿特丹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中负于亨曼,这是他该赛季的首次失利。但他马上夺取了随后的两项巡回赛迪拜公开赛(击败洛佩兹)和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击败亨曼)的头衔。5月,费德勒在汉堡大师赛中奉献了他最为令人难忘的红土表演,分别击败高迪奥(第一轮)、冈萨雷斯(第三轮)、莫亚(四分之一决赛)、休伊特(半决赛)和科里亚(决赛)夺得最后的冠军。而他在大满贯中的唯一一场失利发生在罗兰加洛斯,第三轮负于库尔腾。随后,他旋风般地连获四个冠军——哈里公开赛(击败费什)、温网(击败罗迪克)、他的第一个瑞士公开赛头衔(击败安德列夫)以及多伦多大师赛(击败罗迪克)。 2005年,费德勒的战绩是81胜4负,这个成绩也是仅此于麦肯罗单赛季创造的82胜3负的成绩。这一年费德勒拿到了11个单打冠军头衔,其中有两个大满贯冠军,四个大师系列赛冠军,成绩十分骄人,这一成绩也让他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第一的选手。 2006年,他只输了5场球,成绩是92胜5负,获得了12个单打冠军头衔。 2007年至今,成绩为69胜9负,目前已获得8个单打冠军头衔. 在美网男单决赛以7-6(4)/7-6(2)/6-4击败德约科维奇之后,费德勒捧起了自己的连续第四个美网桂冠,同时亦是自己的第12座大满贯冠军,离追平桑普拉斯的纪录只有两座之遥。 赛后费德勒说:“对于我来说,温网永远是第一位的,当然在纽约美网也伴随着我这些年的成长,美网是我心里第二重大的赛事,尤其是当我在2005年与阿加西打了那样一场著名的决赛之后,我更加由衷的喜欢美网。我意识到这里是最大的赛场,能容纳2万4千名球迷的主体育场,在这里想要赢得冠军非常艰难,在我早期参加美网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些。能够多次连续获得温网和美网的冠军让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费德勒没有刻意去迎合纽约的球迷,美网虽然非常现代、非常重要、非常时尚,但是做为一个保持着“老牌”作风的球王,他依然把温网的草地看做是自己第一重要的赛事,也许是因为他童年的梦想,也许是因为费德勒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就是在那里拿到的。初恋的感觉总是让人难以忘记,2003年温网第一次拿到大满贯冠军流下幸福的泪水的费德勒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几年里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连续10个大满贯赛事进入决赛,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均拿到三个大满贯冠军,2003年温网之后只错过了2003年美网、2004年法网、2005年澳网、2005年法网、2006年法网和2007年法网6个大满贯冠军,费德勒实现了温网5连冠、美网4连冠、澳网4年里拿到3个冠军,连续四年温网+美网背靠背冠军。从2003年温网费德勒初次品尝到大满贯冠军的滋味以来,只有纳尔班迪安在03年美网、库尔滕在04年法网、萨芬在05年澳网、纳达尔05-07年法网阻止过费德勒疯狂的夺冠脚步。 谈到纪录的时候费德勒说:“坦白说,我现在自己也开始计算纪录的事情了,一开始我能感受到许多压力,因为当时我拿的大满贯数量不够多,现在当我距离纪录(桑普拉斯14个大满贯)越来越近的时候,我想到我还只有26岁,我越来越相信自己可以打破这个纪录了。”费德勒在打破前辈纪录的时候,还在不断的缔造新的纪录,而更恐怖的是,人们还不知道谁能够阻止费德勒继续拿到大满贯的脚步。 费德勒并不是一个早熟的天才,他在22岁拿到2003年的温网冠军之前他在大满贯赛事中最好的战绩仅是两次8强,有6次大满贯赛事首轮出局的经历,但是正是这些早期大满贯赛事的“挫折教育”让费德勒在2003年完成顿悟之后更加珍惜自己的机会,珍惜自己的身体,更加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对网坛的统治。费德勒从拿到第一个大满贯冠军之后,面临的对手依然强悍,有年少成名的萨芬、休伊特和罗迪克,有曾经对阵自己5连胜的纳尔班迪安,有经验丰富的老将阿加西、库尔滕、亨曼和莫亚等人,随后的几年里还有中生代达维登科、冈萨雷斯、尤兹尼、罗布雷多、柳比西奇等人的冲击,还面临着纳达尔、穆雷、加斯奎特、德约科维奇、巴格达蒂斯和安西奇等新青年的挑战。 时间走到2007年除了在红土上实现法网三连冠和割据势力的纳达尔,对费德勒硬地霸权形成冲击最大的就要数德约科维奇了。德约科维奇07年澳网不敌费德勒止步16强,07年法网半决赛不敌纳达尔无缘决赛,07年温网半决赛因脚伤1-1之后退赛不敌纳达尔,07年美网闯进决赛,在前两盘两费了7个盘点之后遗憾的不敌球王费德勒。德约科维奇说:“这是我的第一个大满贯赛事,在2万4千名球迷面前打球难免有点压力,但是我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费德勒诸多强大的要素中还包括他的意志力,他是世界第一,他是在每一个赛事每一块场地都可以做得非常好,他无疑面临着许多的压力,但是看到他化解这么多的压力的确让人很惊讶,他非常有天赋,并且很好的利用了这些优势,而且他还非常努力,他打出的就是不可思议的网球。”
德约科维奇独占世界第一周数纪录,他究竟有多牛
网球这项运动在中国虽然不是太火爆,中国也只出了一个李娜,但这项运动在欧美确实非常火爆,现在统治男单网球的是三大天王,分别是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三人激战正酣,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刚刚结束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德约科维奇又创了一个新的纪录,他第9次斩获了澳网男单冠军,打破了之前他自己创造的八个冠军的记录。通过这一战绩使他雄居世界第一宝座的周数达到了311周,成功超越之前由瑞士天王费德勒保持的310周的记录。
这一战也使得德约科维奇的大满贯数目增加到了18个,与其他两大天王费德勒和纳德尔的差距只有两个,不要以为德约科维奇不如他们两个,德约科维奇现在的总排名是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创造了一些恐怖的纪录,这是费德勒和纳达尔也难以企及的。德约科维奇拥有36个APP1000大师系列赛冠军。2020年德约科维奇又拿下了辛辛那提和罗马大师赛的冠军,整体成绩领先纳达尔一个身位。大师赛可谓是网球这些比赛当中最难的一个,一般球员想要在全年的9场比赛中拿到一个冠军都难如登天,而德约科维奇却是大师中的大师。德约科维奇一下就拿了两个。
辛辛那提大师赛是德约科维奇最后要攻克的堡垒,结果他在2018年和2020年两度斩获该赛事冠军,成为了双圈金大师。德约科维奇保有59个世界级重大比赛的冠军。世界重大赛事包括了大满贯、总决赛、大师赛和奥运会。在这项数据的统计当中,费德勒和纳达尔远不如德约科维奇。
德约科维奇就差奥运会金牌了。纳达尔现在最缺的是总决赛冠军,最为三人看中的比赛是网球的大满贯,现在德约科维奇已经拿到了9个澳网冠军和三个美网冠军,总计12个大满贯,领先费德勒一个。德约科维奇这次又排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他至少可以稳居世界第一的宝座直到3月份美国迈阿密大师赛。现在的男单网球是德约科维奇、费德勒和纳达尔三雄并立的时代,德约科维奇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世界第一,这个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德约科维奇追赶费德勒世界第一周数的记录用了十年时间,可谓十年磨一剑。
请问德约科维奇一共拿过几次冠军几次大满贯
德约科维奇一共拿过6次冠军,3次大满贯。
在今年的澳网夺冠也是德约科维奇在大满贯赛场上取得的21连胜,在去年他曾经连夺温网和美网,再加上今年澳网的冠军,德约科维奇已经连续夺得了三座大满贯冠军奖杯,他现在距离个人第二次诺瓦克全满贯只差一座法网。
这也是德约科维奇第三次连拿三座大满贯冠军奖杯,此前在2015年到2016年德约科维奇曾经跨年连拿4座大满贯冠军奖杯,此外在2011年温网到2012年澳网期间,德约科维奇同样连拿三座大满贯冠军奖杯。
大满贯一般是指一个运动员或某支运动队在某个项目中获得过包括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三大赛的单项个人或集体冠军。
四大网球公开赛是如何创立的大师杯系列赛经历了哪些变革
国际网球四大公开赛简称四大满贯,他们包括: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 一、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简介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由澳大利亚网球运动中心管理的,每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四大公开赛中最早开始的赛事,赛事安排在1-2月份。 历史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四大公开赛中最迟创建的赛事。第一次比赛是在1905年墨尔本的威尔霍斯曼板球场举行的。其中,男子比赛创建于1905年,女子比赛始于1922年,刚开始举办比赛是使用草地网球场,到1988年才改为硬地网球场。1968年,国际网球职业化后它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在1972年,这项赛事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定在了澳大利亚的大城市墨尔本举行。在创办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公开赛的冠军为本地人获得。从二次大战后的1946年起,到1978年,男、女单打冠军多为澳大利亚选手获得,而进入八十年代后,却又没有一位本地选手有幸获此殊荣。随着比赛规模的不断扩大,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比赛场地的设施需要随之进行改进,碎片公园体育场也就应运而生。这个多动能的运动中心在1986年开始动工,1988年1月完工,并同年在此成功的举办了1988年福特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此后这个运动中心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在1995年开始了比赛场地的二期工程,并在1997年的比赛中正式使用。1996年1月29日碎片公园体育场正式改名为墨尔本公园。 赛地介绍 赛场在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市网球中心。墨尔本公园的设施--中心球场:可收回屋顶,15021个座位;1号球场:6000个座位;2号球场:3000个座位;3号球场:2000个座位;4号球场:1100个座位;露天练习球场:19块;室内练习球场:4块。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由于时值当地盛夏,气候酷热而使比赛场地温度高达60摄氏度,球员体力消耗大,发挥不出水平,影响比赛的圆满结束,这些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其公开赛的地位很难保住。由于是硬地网球场,所以打法全面的选手可以占到一定的优势。它不仅有利于底线抽击,也适合发球上网,既适于打上旋球下旋球,也适合吊高球和放短球。 中心球场的名称:罗德-拉沃尔 ROD LAVER 总奖金 澳大利亚公开赛的总奖金高达620万美金。其中男单冠军的奖金为36万美元。这是它在四大公开赛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 二、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简介 该赛事于每年6月最后一周至7月初定期举行,已经形成了传统,参加资格是按前一年在各种重大比赛中获胜的得分累计而确定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是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联合举办了,但实际上全英俱乐部控制着比赛,包括每届大赛的数百万美元的门票收入。当今温布尔登的比赛,观众可达30万人以上,而观看电视实况转播的人则在5亿以上。 历史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是现代网球史上最早的比赛,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于1877年创办的。首次正式比赛在该俱乐部位于伦敦西南角的温布尔登总部进行,名为全英草地网球锦标赛。首届比赛定位在业余选手参加的比赛,而且只设男子单打项目,当时决赛的门票只售一个先令。一位来自哈罗公学的名叫斯班塞·高尔的学生在22名参赛者中独占鳌头,获得挑战杯(冠军奖杯的名称)。1884年,组委会首次设立了女子单打,姆德·沃特森战胜了其他12位选手,成为温布尔登历史上第一个女单冠军。同年,男子双打也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1899年又增加了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从1901年开始温网才接受外国选手参赛,当时只限于英国自治领地的小国参加,1905年正式开放,美、法等国选手才跨海而来参加比赛。1922年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修建可容纳1.5万观众的中央球场,二是废除了挑战赛,从这一年起要取得冠军,男子必须从第一轮打起,连胜7场比赛,女子必须连胜6场比赛。1968年国际网联同意职业选手参加该项比赛,同时组织者还募集巨额奖金,吸引全世界一流好手参加,故竞技水平逐年提高。凡夺得各个单项比赛第一名的,立即会成为世界知名人物。因此,比赛期间精英荟萃,好手云集,争夺十分激烈,它体现了网球技术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到2000年为止,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已举办了114届,其中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停赛10次,若从1877年开赛算起,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 赛地介绍 温布尔登现在有18个草地,9个硬地和两个室内球场,只有在每年5月中旬俱乐部举行聚餐会是才会全部开放。主要球场叫做“中心球场”(Centre Court),是举行决赛的地方。由于比赛过程中伦敦天气的不可预知性,球场配有可折叠的屋顶,预计到2009年完工。一号球场在1997年经过一次大型重建,由比邻中心球场的原址搬到了一个新的可容纳更多观众的专用场地。原来的一号球场据说拥有独特的氛围,是许多选手的心爱之地,所以有很多人对其移址感到悲伤。一号球场通常举办一些非常重要的比赛,如单打的四分之一决赛,它还拥有一座外置的巨大屏幕,用来让聚集在场外亨曼山上观战的球迷欣赏比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球迷在这块山坡上为冲击冠军的本土球员加油助威,但是遗憾的是,1936年之来,英国的球员再没有举起过冠军奖杯。 中心球场的名称:温布尔登中心球场 二号球场拥有“冠军坟墓”的称号,因为在此地进行比赛的种子选手通常被排名较低的对手所淘汰。曾经的受害者包括了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和皮特·桑普拉斯(Pete Sampras),在2005年的第一轮还差点将蒂姆·亨曼(Tim Henman)拉下水。 总奖金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奖金逐年提高,1984年男子单打冠军奖金为10万英镑,女子单打冠军为9万英镑。1985年男单冠军为13万英镑。1987年男单冠军奖金为15.5万英镑。1991年男单冠军获24万英镑,女单冠军获21.6万英镑,连第1轮遭淘汰选手也可获得一笔奖金,男子3600英镑,女子2790英镑。高额奖金使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使这项锦赛活动百年不衰。 三、法国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始于1891年,开始时只有法国选手参加,直到1925年才允许外国球手参赛。从1928年起,法网每年5月底到6月初在巴黎西部布洛涅森林边的罗兰·加洛斯网球城举行。比赛场地为红色粘土场地,所以也被称为红土场地网球赛。这个网球城占地8公顷,拥有正式比赛场地20个,其中四周带有看台的大型比赛场3个,最大的中心球场设有近1.6万个席位。75年来,法网已经接待观众累计达350多万人。 四大满贯中,法网毫无疑问是最有激情的一项,就像它火红的场地一样。由于是在慢速红土上进行,耐心的相持、强烈的上旋球以及快速的奔跑被认为是在这里夺冠的主要武器,而且五盘三胜的比赛经常会延续数个小时,这对选手的体能和意志都是严峻的考验。擅长红土作战的西班牙和南美选手在这里有着出色的战绩。不过由于场地的特殊性,很多在这里夺冠的名将终其一生都无法在其他三项大满贯中有所斩获,比如布鲁格拉、穆斯特、库尔腾、莫亚、科斯塔、张德培以及戈麦斯等尚未获得其他的大满贯。同时,像桑普拉斯、贝克尔和埃德博格以及“瑞士天王”费德勒这样的球王级人物也是始终无法在巴黎捧得自己的奖杯。 中心球场的名称:菲利浦·夏特利尔 法网奖金总额为1223.485万欧元,2日比赛已进入第三天。门票价格根据不同场地和场次为8欧元到53欧元。 四、美国网球公开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始于1881年,每届比赛均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在美国纽约城网球总会的国立网球中心举行。从1997年起比赛在新落成的阿瑟·阿什网球中心进行。该中心占地18.2公顷,拥有比赛场地33个,场地也是硬地球场,要想在比赛中取胜,运动员要有良好的体力。运动员每得一分都要花费比其它大满贯赛更多的时间,也会出现更多的对打场面。 中心球场的名称:阿瑟·阿什 美国网球公开赛是在四大网球公开赛中惟一保持男女同酬奖金制度的网球公开赛,今年赛事发放奖金将达1617.42万美元(1美元约合1.18元)。门票价格为22元到92美元。 大师杯赛事历史 网球大师杯赛诞生于1999年12月9日,这一天,四大满贯赛委员会、ITF(国际网球联合会) 和ATP(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共同宣布ATP年终总决赛和男子大满贯杯赛将不再继续,取而代之的将是一项新的赛事——由三个组织共同拥有的男子职业网球巡回赛的年终总决赛——“网球大师杯赛”。 新的网球大师杯赛意味着网球界各方之间有了新的合作关系,一个拥有决定权的网球大师杯赛管理实体也宣告成立。 网球大师杯赛汇集了世界排名前八的网坛顶尖好手,争夺高达445万美元的总奖金及男子职业网坛年终第一的至高殊荣,向全世界的网球观众呈现史上最强的视觉震撼。 作为男子职业网球巡回赛的总决赛,网球大师杯赛是网坛最高级别的赛事。从每年的1月1日起,男子职业选手从四大满贯赛、九大大师系列赛和个人成绩最好的五站ATP巡回赛上获取积分,到每年最后一场ATP巡回赛结束后的周一为止,在 “ATP冠军排行榜”中位列前七名的选手有资格进入网球大师杯赛,第八个名额则留给排名前二十并且是当年的四大满贯赛冠军之一的选手,或者排名第八位的选手。因此,大师杯赛是真正的风云际会,高手争雄,代表了当今网坛最高水准的较量。上海网球大师杯 大师杯总决赛在世界各大城市轮流举行,上海有幸承办了2002年大师杯,使之成为史上最成功的赛事之一,得到了ATP及参赛球员的一致好评,也在上海掀起了一阵网球热潮。 回首2002年上海大师杯,当年网坛“八大天王”聚首上海滩,为中国观众奉献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争夺战:雷顿-休伊特、安德烈-阿加西、马拉特-萨芬、胡安-卡洛斯-费雷罗、卡洛斯-莫亚、罗杰-费德勒、阿尔伯特-科斯塔。激烈角逐后,最终“澳洲野兔”休伊特成功卫冕。 2005年,时隔三年,大师杯重回上海。11月20日,纳尔班迪安与费德勒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冠军争夺之战,让观众看得荡气回肠,最终,纳尔班迪安上演惊天大逆转,战胜费德勒夺得冠军。 2006年3月,ATP与上海市体育局将大师杯续签至2008年。于是,接下来的三年,大师杯都将落户上海旗忠网球中心。位于上海市西南部的闵行区马桥镇的旗忠网球中心距上海市中心约27公里。比赛区内,设主赛场一座、室外网球场18片(其中10片为设有看台的比赛用场地,另外8片为练习场地)。屋顶为钢结构、可开启,其开启方式仿佛上海市花白玉兰的开花过程,为世界首创。11月12日至19日,大师杯赛继续书写辉煌,无论是参赛球员阵容还是赛事组织,都达到了巅峰,为球迷带来一场场震撼的赛事体验。 2007年刚刚开始,ATP职业球员们已经在为取得来上海的一张“入场券”而奋力拼搏于网坛各大赛事,最终的参赛球员将随着赛程的进展而一位位揭晓。 大师杯赛事简介 比赛赛制:其参赛选手是由“ATP冠军排行榜” (ATP Race)决定的。从每年的1月1日起,选手从四大满贯赛、九大大师系列赛和个人成绩最好的五站ATP巡回赛上获取积分,到每年最后一场ATP巡回赛结束后的周一为止,在 “ATP锦标积分排行榜”中位列前七名的选手有资格进入大师杯,第八个名额则留给排名前二十并且是当年的四大满贯赛冠军之一的选手,如果所有的大满贯冠军都不能满足这一条件,那么第八个名额将由“ATP冠军排行榜”上排名第八位的选手获得。 单打比赛形式:比赛采用的是小组赛单循环制赛事。每个运动员和他本组的其他选手各交手一次,从而决出每组的前两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两位胜者将进入决赛,角逐年终总冠军。 所有的比赛除了决赛都采用三盘两胜制,决赛采用五盘三胜制。 双打比赛形式:同单打 单打选手分组办法:分为两组,每4名选手为一组,八位种子选手由ATP锦标计分排名决定,头号种子选手分在红组,二号种子选手则在蓝组。三号和四号种子,五号和六号种子,七号和八号种子将分别捉对抽签,抽到第一支签的将被分在红组。每位选手都必须与同组的另三位选手交手。每组的前两名晋级半决赛,交叉淘汰,胜者进决赛。 双打选手分组办法:同单打 总奖金:US,450,000 青少年奖金:US,000 单打可分配奖金:US,650,000 替补球员:US,000 出场费:US,000 小组赛获胜:US0,000 半决赛获胜:US0,000 决赛获胜:US0,000 未尝败绩的冠军:US ,520,000 双打可分配奖金:US0,000 替补球员:US,000 出场费:US,000 小组赛获胜:US,000 半决赛获胜:US,000 决赛获胜:US0,000 未尝败绩的冠军:US0,000 ATP锦标积分/ATP双打比赛积分 小组巡回赛获胜:20分 半决赛获胜:40分 决赛获胜:50分 未尝败绩的冠军:150分网球大师杯风云榜 2000年网球大师杯赛·里斯本 单打参赛选手 名次 库尔滕 冠军 阿加西 亚军 萨芬 四强 桑普拉斯 四强 克雷特加 休伊特 卡费尔尼科夫 诺曼 *恩奎斯特 2001年网球大师杯赛·悉尼 单打参赛选手 名次 休伊特 冠军 格罗斯让 亚军 卡费尔尼科夫 四强 费雷罗 四强 阿加西 伊万尼塞维奇 库尔滕 *拉夫特 2002年网球大师杯赛·上海 单打参赛选手 名次 休伊特 冠军 费雷罗 亚军 费德勒 四强 莫亚 四强 科斯塔 诺瓦克 萨芬 阿加西 托-约翰森 2003年网球大师杯赛·休斯敦 单打参赛选手 名次 费德勒 冠军 阿加西 亚军 舒特勒 四强 罗迪克 四强 科里亚 莫亚 纳尔班迪安 费雷罗 *菲利普西斯 双打参赛选手 名次 鲍-布莱恩/迈-布莱恩 冠军 罗德拉/桑托罗 亚军 埃特利斯/罗德里格兹 四强 诺尔斯/内斯特 四强 阿瑟斯/汉利 比约克曼/伍德布里奇 布帕蒂/米尔尼 达姆/苏克 2004年网球大师杯赛·休斯敦 单打参赛选 名次 费德勒 冠军 休伊特 亚军 罗迪克 四强 萨芬 四强 莫亚 亨曼 高迪奥 科里亚 *卡纳斯 双打参赛选手 名次 鲍-布莱恩/迈-布莱恩 冠军 布莱克/乌里耶特 亚军 比约克曼/伍德布里奇 四强 诺尔斯/内斯特 四强 埃特利斯/罗德里格兹 达姆/苏克 布帕蒂/米尔尼 马里塞/奥-罗切斯 2005年网球大师杯赛·上海 单打参赛选手 名次 纳尔班迪安 冠军 费德勒 亚军 高迪奥 四强 达维登科 四强 柳比西奇 冈萨雷斯 科里亚 普尔塔 阿加西 约翰森 双打参赛选手 名次 卢尔达/桑托罗 冠军 佩斯/泽蒙季奇 亚军 鲍-布莱恩/迈-布莱恩 四强 布莱克/乌里耶特 四强 比约克曼/米尔尼 胡斯/莫迪 阿瑟斯/汉利 诺尔斯/内斯特 2006年网球大师杯赛·上海 单打参赛选手 名次 费德勒 冠军 布雷克 亚军 纳达尔 四强 纳尔班迪安 四强 达维登科 罗布雷多 柳比西奇 罗迪克 安西奇 伯蒂奇 双打参赛选手 名次 比约克曼/米尔尼 冠军 诺尔斯/内斯特 亚军 达姆/佩斯 四强 汉利/乌里耶特 四强 艾里/拉姆 桑托罗/泽蒙季奇 费腾博格/麦考斯基 鲍-布莱恩/迈-布莱恩 2007年网球大师杯赛·上海 单打参赛选手 名次 费德勒 冠军 费雷尔 亚军 纳达尔 四强 罗迪克 四强 达维登科 冈萨雷斯 德约科维奇 加斯奎特 罗布雷多 双打参赛选手 名次 诺尔斯/内斯特 冠军 阿斯匹林/诺尔 亚军 汉利/乌里耶特 四强 达姆/佩斯 四强 比约克曼/米尔尼 德罗西/维兹纳 艾里/达姆 克莱门特/罗德拉 *寇齐/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