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后,来了两艘载满人的大船,还有当地的领导。麦哲伦提出,如果宿务的领导人承认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臣民,他将与他们讲和,并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为了说服西班牙人的首领,麦哲伦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在途径菲律宾群岛时,探险对于岛上的土著人发生冲突,麦哲伦受伤身亡,最后,这支船队只剩下一艘船。因参与岛上部族的战争,麦哲伦受重伤而死。
麦哲伦和哥伦布的区别
麦哲伦和哥伦布的区别:目的不同、结果不同、结局不同等。
1、目的不同,哥伦布开始航海事业是因为自己的兴趣使然,更是为了证明地球也是圆的这一道理。而麦哲伦的航海则带了一些政治色彩和国家之间相互较劲的黑暗斗争。
2、结果不同,哥伦布开辟了新航线,横渡大西洋并且到达了美洲大陆。而麦哲伦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环球旅行。
3、结局不同,哥伦布最后长眠于西班牙,而麦哲伦在航海途中意外死于部落冲突。
哥伦布人物评价
新航路的开辟其实只是为了哥伦布想要的钱,他才不在乎什么历史的发展。哥伦布的发现成为美洲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开端,是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一个航海者,他固然伟大;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万恶的殖民者,他在殖民美洲时所做的事是无法想象的。毕竟从一开始,这个伟大的航海家进行航海的主要原因就是黄金,这间接导致了三角贸易。
哥伦布毕生热衷于在未知大洋上航行,在未知陆地上闯荡,乐于探索那些大自然的未知数。哥伦布敢做前人未做之事,敢为天下之先的魄力和胆识,显示了他的伟大,并启迪人们自强不息,敢于创新,不断在发现世界的同时发现自己。
麦哲伦是一位出色的航海家,他最终是因什么去世的
麦哲伦在麦克坦岛上与当地人作战时被杀。
1521年3月,麦哲伦的舰队终于到达了三个有人居住的岛屿。这些岛屿是马里亚纳群岛的一部分。土著们黝黑、高大、赤裸,但戴着棕榈叶做的帽子。热心的岛民送给他们食物、水果和蔬菜。在惊讶中,船员对居民的热情好客表示衷心的感谢。但由于当地人以前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舰队,而且对船上的一切都很好奇,他们从船上卸下了一些东西。当船员们发现他们的存在后,他们大叫起来,称他们为强盗,并将这座岛重新命名为强盗岛。当岛上的居民偷走了绑在船尾的小艇时,麦哲伦非常生气,他带领一群武装人员上岸。他们开枪打死了7名土著人,并放火烧毁了数十间小屋和船只。因此,他在麦哲伦的航海日记中留下了相当可耻的一页。
舰队继续向西航行,到达现在的菲律宾群岛。最后,麦哲伦和他的同伴们完成了第一次跨越太平洋的任务,证明了美洲和亚洲之间存在着广阔的水域。这片水域比大西洋宽得多。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两个月零几天,但麦哲伦横渡太平洋用了一百多天,天气晴朗,航行平稳。麦哲伦第一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的大部分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上的海洋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水体。就这样为后世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
1521年3月16日,麦哲伦的舰队来到萨马岛附近的一个无人岛,给岛上补充淡水,让水手们休息一下。邻近岛屿的居民来观看西班牙人,用椰子和棕榈酒交换红帽子和小玩具。几天后,船队向西南方向航行,停泊在棉兰老岛北部的一个小岛上。一艘属于土著人民的小船靠近特立尼达岛。麦哲伦的一个仆人恩里克向巴哈的桨手们喊道。他们立刻明白了恩里克的意思。恩里克出生在苏门答腊岛,12年前被麦哲伦从马六甲带到欧洲。两个小时后,来了两艘载满人的大船,还有当地的领导。恩里克与他们畅所欲言。突然,麦哲伦又回到了说马来语的人中间,离香料群岛不远,他们即将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岛上的领导人登上麦哲伦的指挥船,将舰队带到菲律宾中部的宿务大港。麦哲伦提出,如果宿务的领导人承认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臣民,他将与他们讲和,并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为了说服西班牙人的首领,麦哲伦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宿务岛的酋长接受了这个建议,一周后,他和他的全家以及数百名臣民一起接受了洗礼。不久,岛上和附近岛屿的一些居民也接受了洗礼。
麦哲伦成了这些新基督徒的赞助人。为了实施殖民统治,他介入了附近岛屿酋长之间的内斗。1521年4月27日晚,麦哲伦和他的60多名船员乘坐三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水中涉水上岸,这使他们无法抵达该岛。麦哲伦命令他的炮手和弓箭手向他们开火,但他们无法进入。然后岛民向他们扑来,船员们无法抵抗。他们边打边撤退,岛上的居民也在追赶。
麦哲伦是谁
费尔南多·麦哲伦,世界航海家之一。葡萄牙人,1480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66人组成的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起航,开始了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麦哲伦率领船队详细航行,度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火地岛,历经千辛万苦,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这是船队已处于缺粮断炊的困难境地,水手们忍饥挨饿,用桅赶上的皮带充饥,但船队始终前进不止。在途径菲律宾群岛时,探险对于岛上的土著人发生冲突,麦哲伦受伤身亡,最后,这支船队只剩下一艘船。这艘船取道南非驶抵西班牙,实现了从西方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计划。于1522年9月6日返回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完成了历时3年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园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 麦哲伦船队用70天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海岸,然后沿岸向南航行,寻找横穿美洲大陆的海峡或最南端的岬角。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包括饥饿、严寒、船队内部叛乱、叛逃以及误入河口等,终于在1520年11月28日穿过一个海峡到达美洲西岸的大洋。这个海峡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即是现在南美洲智利南部、南纬52度,沟通两洋的那个海峡。麦哲伦船队此时只有三条船了。他们在大洋上向西航行110天,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他们便命名这个大洋为太平洋。 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 1521年3月,麦哲伦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因参与岛上部族的战争,麦哲伦受重伤而死。余众分乘两条船在埃里·卡诺带领下,逃离菲律宾。他们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途中,又被葡萄牙海军俘去一船。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时,只剩下一条船(维多利亚号)和18名船员了。 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麦哲伦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16世纪,麦哲伦因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而名垂青史,但也正因这次航行,使他丧身异域。当1522年9月6日,18名船员乘坐“维多利亚”号驶回西班牙塞尔维港时,整个欧洲为之轰动了。但是人们在18名船员却没有发现3年前信誓旦旦从这单带着5条海船、265名水手出发去寻找香料之岛的麦哲伦。 15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家掀起一股航海探险和殖民征服的热潮。特别是关于东方财富的神奇传说更燃起了西方人对于黄金、珠宝、香料的占有欲,上自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跃跃欲试。麦哲伦有去东方探险的想法也毫不奇怪。 1518年3月22日,西班牙国王宣布支持麦哲伦的航行计划,并许诺如果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则会得到全部收入的5%,并可出任新发现领地的行政长官。经过一年多准备工作,西班牙为麦哲伦配备了五只帆船和265名船员。这些船员来自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希腊、英闰,很难驾驭。而几名西班牙船长则是国王派来监视麦哲伦的。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1519年8月9日,麦哲伦带领船队从塞维利亚出发,沿瓜达尔基维尔河入海。面对的大西洋,尽管前程未卜,麦哲伦却充满无比坚定的必胜信念。 1520年由于找不到海峡通道以及食物缺少等原因,一些船员心情沮丧,情绪激动。有三艘船居然还发生了叛乱。麦哲伦面对突发情况显得镇静自如,他派人机智地伺机刺杀了一位船长,弹压了叛乱,夺回了船只。还有一名船长被处死,一名被放逐到荒凉的海岸上。 8月24日。船队启锚,有一只船突然触礁沉没。两个月后,船队到达南纬52度时,大家激动地发现了一条大海峡,这是绝望中的一线生机呀,人们不禁欣喜若狂。但这时,一条派去探路的小船借机掉头逃回了西班牙。剩下3条船于10月走出海峡西口,来到浩瀚无边的大南海边缘。后来人们为纪念麦哲伦,将这条海峡命名为麦行伦海峡。 进入南海之后,他们面临的是此次航行中最艰苦的历程。由于麦哲伦原先认为大南海水域并不宽,所以并没有储备充分的粮食与饮水,他们经过100余天,行驶1700公里才到达西岸。途中经过两座小岛既无人烟,也无淡水。探险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干渴、饥饿和坏血病煎熬。 1521年3月6日,这段可怕的经历终于宣告结束,麦哲伦一行在关岛土著那单得到淡水、粮食和蔬果补充。3月17日是圣拉萨罗节,麦哲伦将他新发现的一片土地命名为圣拉萨罗群岛,22年后,此地改名为菲律宾。 这3个多月可怕的经历结束了,麦哲伦回想驶过的这片海域一直天气晴好,没有碰上任何风暴,因此他把这片水域称为太平洋,这是欧洲人发现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个海洋。太平洋的发现是麦哲伦此次环球航行中最伟大的发现。 1921年4月7日,麦哲伦来到菲律宾群岛,但这里却是他的葬身之地。长期以来,关于麦哲伦被菲律宾土著杀死这一点没有争议。但他究竟因何与土著发生冲突,却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当麦哲伦登上菲律宾群岛时,宿务岛因与麦克坦岛发生战争,宿务岛主佯称信奉基督教,请求麦哲伦出手援助,麦哲伦卷进土著纠纷之中,本以为凭借先进武器一举打败土著,不料想却被麦克坦土著奋力杀死在沙滩上。 另一种说法认为,麦哲伦船队经过长期艰苦的海上航行,物资极度匾乏,他们到达菲律宾群岛后,指望顺利得到蔬菜和粮食供应,却遭到上著的冷漠和敌视,他们便动手抢夺,与岛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本人在冲突中命丧黄泉。 零零散散的航海日记传达出来的信息也许更加准确,麦哲伦等人到达宿务岛后,水手们一上岸便迫不及待地将一个木十字架插在地上,宣布此地属于西班牙国上。随后强迫当地土著人头领皈依了基督教。接着他们又想迫使周围的几个岛屿上的土著信奉基督教,却遭到拒绝。麦哲伦决定派兵攻打反抗非常强烈的麦克坦岛。 一人夜里60名志愿者分乘三艘小船向麦克坦岛进发,27日,征服者登岸,妄图凭借优势武器一举征服该岛。但土著居民也被组织起来,用标枪和弓箭顽强地进行反击。麦哲伦腿上中了一箭,于是下令后撤,在后撤途中,因伤与其他几名船员一起被当地土著阻击在浅海处。 麦哲伦刚要拔剑,右臂却被土著刺伤。一把弯刀就在这时躲过他手中的盾牌,猛砍在他的腿上,麦哲伦大叫一声,一头栽倒在海水里,土著乘机一哄而上,结果了他的性命。 麦哲伦这次史无前例的航行在世界史上有着伟大意义,它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世界各大洋是相通的,地球上海洋面积远远超过了陆地而积,给人们带来对于地球的全新认识。
麦哲伦的故事
麦哲伦的故事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明日方舟麦哲伦怎么玩
明日方舟中新增了一个六星干员麦哲伦,那么麦哲伦怎么玩呢?很多玩家还不知道,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日方舟麦哲伦玩法攻略及技能解析,一起来看看吧。技能解析麦哲伦的一技能:纯辅助技能,可以牺牲人口和输出达到大范围的群体减速,开启主动后有一个长时间的控制,在输出压力比较大的地图,实用性非常低下,主要问题在于①隐匿结束无人机没有生存手段,同时无人机0输出②为了减速占用人口不是极端情况基本上用不上③无人机摆放有一个9s的CD,让它的使用变得特别不方便,与控制的效果自相矛盾④减速效果虽然是范围化的,但是无人机控制并不会叠加,如果攻击范围重叠,那就很亏,对地形要求颇高麦哲伦的二技能:花里胡哨技能的代表,龙腾f的攻击范围乍一看只有一格,但是摆放在下面,0阻挡且隐匿让它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使用他率先消耗很多进场停滞(即进场站在一个位置不会立即行动)的敌人,比如龙门外环的法师队以及红刀哥,龙门市区的大锤哥、2-10的碎骨,法术的输出让它对付精英怪有着非常大的优势。麦哲伦的三技能:爆发性技能,在清兵压力大时开启,有着不错的输出,龙腾a的输出本身并不高,怪物成群时才会有不错的发挥在我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精二70级以上的麦哲伦携带三技能是完全可以一个人打ca5的,不过需要计算好技能开启的时间和无人机的占位。玩法细节:①无人机撤回或者销毁直接减少可使用的数量而主动效果的回收则不会,我们可以使用技能回收无人机从而调整输出的位置②无人机放置有9s的CD间隔,三架无人机同时隐身的时间只有3s③麦哲伦撤回或死亡,下次无人机直接消失,再上场可使用数量也不会恢复④麦哲伦的输出手段都依靠无人机,需要预留三个人口放置无人机,可使用人口越少,麦哲伦的输出能力越低下⑤三技能,三架无人机的情况下开启技能爆发群体伤害非常高,但是准备条件严格且时间漫长,我们使用麦哲伦时不要一味的追求三架无人机而是根据情况做优化,因为一旦开启技能,结束后所有无人机都会强制退场,之前下无人机花费的cost不会返还⑥抽不到麦哲伦的小伙伴不要灰心,有塞雷娅就有麦哲伦
航海家麦哲伦 航海家哥伦布
自从哥伦布完成那些探险航行之后,萦绕在所有欧洲航海家心头的梦想就是寻找一条通往香料之国――印度的捷径。一位酷爱航海、热情向往探险的葡萄牙人――麦哲伦,立志要完成哥伦布当年没能完成的事业:从西方到达真正的东方,到达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 (小好奇) 1480年,菲迪南・麦哲伦出生于一个葡萄牙贵族之家。少年时期,麦哲伦一直在里斯本的宫廷里当宫内侍从。1505年,麦哲伦应征加入了葡萄牙首任东方总督弗朗西斯科・阿尔梅达指挥的葡萄牙海军舰队,前往印度作战。l511年,麦哲伦随舰队参加了攻占马六甲海峡的战役,目睹了葡萄牙在远东的沿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海军基地和贸易中心。 1512年,麦哲伦回到里斯本,次年赴摩洛哥进攻阿萨莫尔要塞。在战斗中,麦哲伦的脚负了伤,留下了残疾成了跛子。1514年,麦哲伦回到了葡萄牙,他以在战争中为祖国立过汗马功劳为由,要求享受优良的待遇,却遭到国王拒绝,国王反而听信了别人的谗言,对他下了驱逐令。 1517年,在葡萄牙不得志的麦哲伦携同宇宙学者法莱罗来到西班牙。麦哲伦放弃了葡萄牙国籍,到西班牙朝廷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效力。当时西、葡两国卷入了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激烈斗争中。为了完成哥伦布当年没能完成的事业,从西方到达真正的东方,开辟通往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的新航线,打破葡萄牙人对香料贸易的垄断,麦哲伦向西班牙国王呈上了自己的远征计划。 1518年3月,西班牙王室批准了麦哲伦的远征计划,并将新发现的土地的治理权授予他及其子孙。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一支由5艘船,270名海员组成的船队由西班牙南海岸的圣卢卡尔港启航。恰在此时,葡萄牙企图阻止麦哲伦远航,但未能得逞。麦哲伦率领船队于9月26日到达加纳利群岛。此后向西南方向航行,经过风平浪静的几内亚海岸,于12月13日,到达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海湾,随后转向南行驶。 在艰难地穿越了南大西洋之后,麦哲伦对河口做了一番探测,想找寻一条可以通往大南海的海峡,但天气越来越冷,食物越来越少,而通往大南海的海峡总也找不到。他们试图进入一条狭窄的通道。这条通道位于美洲南部,延伸在大洋的群岛之间,经常处于狂风恶浪的袭击之下,在这个险情丛生的狭窄的通道里,他用了37天的时间航行。由于饥渴和坏血病的折磨,许多船员葬送了生命,其余的船员信心动摇了,甚至准备发动叛乱。麦哲伦不得不在圣朱利安湾停靠,打算在该地休整过冬。 1520年6月,麦哲伦带领船队继续南下。10月,麦哲伦终于发现他梦寐以求的南美大陆最南端的海峡通道。后来,这个海峡被称为“麦哲伦海峡”。这时,麦哲伦发现他们意外地进入了广阔的“南海”。“南海”海面既平静又宽阔,他们向西北方向航行了三个月,浩渺无边的大洋风平浪静,他们便将“南海”改称“太平洋”。 1521年1月,麦哲伦的船队还没有发现香料群岛,在茫茫大洋中,船队几乎两个月没有见到陆地,食物未得到及时补充,食物和饮用水极度缺乏,他们开始食用船板,喝污水,船员们忍受了困苦的煎熬,受尽干渴的折磨,船上的人大多患了坏血病。只有麦哲伦凭着坚强的意志挺过了饥饿和疾病,镇静地指挥着船队向目标前进。3月6日,麦哲伦到达了马里亚纳群岛,在关岛登陆,补充新鲜食物。这里离香料群岛已经不远了。 麦哲伦并没有直接开往香料群岛,而是到了菲律宾群岛的宿务岛。麦哲伦企图对当地的统治者进行威胁利诱,决心把这个异国的岛屿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但就在这时,麦哲伦介入了当地土著的内讧,战斗打响了。岛上的居民用标枪、利箭向来犯者反击,麦哲伦一伙寡不敌众,节节败退。l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在一次战斗中被杀身亡。 麦哲伦死后,船员们对两年多的西航历程心有余悸,谁也不愿意再走回头路。但他的助手埃尔卡诺挺身而出继承了他的事业,率领仅剩的1条维多利亚号船和死里逃生的l8名水手,沿着葡萄牙人达・伽马已经开辟的航线,经马六甲海峡横越印度洋,再绕好望角北上回国。 1522年9月6日,在经历了近三年的航程之后,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首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证实了地圆说。这次航行证明了大地球形理论的正确性,纠正了托勒密地球周长值的误差,向世人展现了地球真实的地理构成,使欧洲的知识阶层能从古典学者的绝对权威中解放出来,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麦哲伦是什么人{国家}什么时期什么家
麦哲伦是文艺复兴时期葡萄牙的航海家。
麦哲伦简介:
麦哲伦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 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在1519-1522年9月实现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
斐尔南·德·麦哲伦简介_费尔南多·德·麦哲伦_斐尔南·德·麦哲伦
胡安·塞巴斯蒂安·德尔·卡诺
(约1460~1526年)
当斐尔南·德·麦哲伦在他史诗般的环球航行途中被人杀害后,胡安·塞巴斯安蒂安·德尔·卡诺接管了这支探险队。
左图:这幅世界地图绘于15世纪,当时德尔·卡诺尚未远航归来。
德尔·卡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西班牙水手。当麦哲伦的探险队于1519年启航时,他担任5艘船中一艘船的船长斐尔南·德·麦哲伦简介,但他也是途中暴动的主谋之一。德尔·卡诺后因未败露而幸免于难。
麦哲伦死后,德尔·卡诺面临着一个难题:出发时的250人只剩下了108人,这么少的人难以配备留下3艘船。因此,德尔·卡诺决定烧掉一艘船,然后他们经香料群岛(即今马鲁古群岛—译注)回国。另一艘“特里尼达特号”决定向东行驶,返回美洲。德尔·卡诺他们最后只剩下18个人,于1522年9月回到家乡,这时距启程之日差不多已有3年时间。
尽管与麦哲伦一起有过一段可怕的经历,胡安·塞巴斯蒂安·德尔·卡诺于1526年再度出海航行,驶往香料岛。这次远征的目的是运回值钱的香料,但运气不佳。远征队队长在途中死亡,由德尔·卡诺接任。但他自己也在途中去世。
斐尔南·德·麦哲伦
(1480年~1521年)
死亡剥夺了斐尔南·德·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480年,他出生于葡萄牙。在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之前,他曾花了几年工夫学习航海。1519年9月,配备着约250名船员的5艘船启航了。
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在阿根廷巴塔哥 尼亚海岸外,遇风暴失事。接着麦哲伦手下的几名船长密谋 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
左图:在这幅1650年的地图上,标有分隔南美洲大陆和火地岛的麦哲伦海峡。
剩下的3艘船继续航行,通过一条将南美洲大陆和南端火地开的狭窄海峡。这条海峡现称为麦哲伦海峡。这3艘船在横渡太平洋时供应品短缺,但比这更糟糕的事接踵而至。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最后,一艘在胡安·塞巴斯蒂安·德尔·卡诺船长率领下的“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一次环球航行终于宣告结束,但失去了它的率领者。
太平洋这一名称是斐尔南·德·麦哲伦起的。远航队一驶过惊涛骇浪的麦哲伦海峡,便发现海面平静,风势稳定、平和,一路载送他们西行。这正是麦哲伦所断定的和平之洋,即太平洋。
弗朗西斯·德雷克
(约1543年~1596年)
弗朗西斯·德雷克是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英国海员。1577年,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委派他进行一次经由南美洲抵达南太平洋的航行。于是他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然后横渡大西洋,于1578年春到达巴西。接着他沿南美洲海岸南下。德雷克终于发现了将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和南极洲隔开的航道。现在这条航道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返航英国时,他驾驶着“金鹿号”沿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向北行驶,然后横渡太平洋到达香料群岛,最后绕过好望角返回。由于他运回了西班牙的黄金,伊丽莎白女王封他为爵士。
右图:德雷克的舰队驶抵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译注)的圣多明各港(现属多米尼加共和国)时的盛况。
德雷克后来的事业包括两次著名的与西班牙大舰队的海战。在第一战斗中,当西班牙舰队汇集于加的斯港时,他将其大部分击沉。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以火攻击败了西班牙舰队,德雷克起了主要作用。
希尔库夫
(生卒年月不详,约公元前2420年)
大约4000年~5000年以前,古埃及是一个大帝国的中心。那时这个大帝国的版图沿北非海岸向西廷伸,东至经海和地中海东岸。这是埃及的和平时期,当时埃及人不想以战争的手段,而宁愿用贸易的方式,来谋 求势力的扩张。
右图:这座腓尼基浮雕显示了希尔库夫沿尼罗河远航时北非所用的船型。
大约在公元前2420年,埃及的统治者,即法老曾3次派王子希尔库夫率领人马,去考察埃及南面的邻邦努比亚(即今苏丹的一部分)。希尔库夫的使命是与努比亚人建立贸易联系。
左图:一幅非洲和地中海地图。希尔库夫探测埃及南面的地域,以便建立贸易路线。
一队队的奴隶和驴子驮着远行队伍所需要的东西,包括水、面包、衣服、麦酒以及交易的商品,启程了。他们沿途兴建堡垒以躲避沙暴,并设立交易站进行交货物交换。
希尔库夫从努比亚携回宝石和其他矿物。他又带回一名被称为“登”的俾格米人(身高不足1·5米的矮小人种----译注),让他在法老的宫廷里扮演小丑,供法老的儿子贝比取乐。贝比的感谢信还刻在上埃及阿斯旺的希尔库夫墓的墓壁上。
汉诺
(生卒年月不详,约公元前460年)
汉诺是古代非迦太基城人。该城位于现今突尼斯的地中海沿岸。大约2500年以前,它是一个富裕、强大国家的首都。国家的财富和力量主要是依靠其巨大的商船队和海军。
左图:汉诺和他率领的船队在2500年以前首次探测过的非洲西海岸。
迦太基因人口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土地。为了获得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的土地以便在那里建立新的殖民地,它的首领们曾经打了100多年的仗。汉诺下定决心寻找在西边,也就是直布罗陀海峡之外斐尔南·德·麦哲伦简介,是否有可以征服的土地。
公元前460年左右,汉诺驾船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后便沿非洲海岸南驶。这是一次驶往一无所知地方的航行。地中海文明首次和西非文明相遇。在沿岸若干地方,即今天的塞内加尔和几内亚,汉诺将几批迦太基人留在那里定居。他继续沿非洲海岸航行,方向转为向东。直到抵达贝宁湾时,海岸线才又开始向南廷伸。
汉诺航行归来后写了一份航行报告。这份报告以腓尼基文刻在碑上,后来被译成古希腊文,至今仍保存着。它成为最早的出于一位探险家笔的探险报告。
麦哲伦资料
麦哲伦(1480年-1521年),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队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的简介
分类: 教育/科学 解析: 麦哲伦 麦哲伦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 那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从印度返航并带回了巨大的东方财富。怀着对东方财富和远洋探险的向往,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在这次远征印度、马六甲、马来群岛的过程中,为了与 *** 人争夺贸易地盘、取得亚洲南部海洋的霸权,远征队与 *** 商人和沿途的居民打过几仗,麦哲伦因而也三度负伤。 麦哲伦伤愈后,在返回葡萄牙的途中船只触礁。在大家心灰意冷之际,麦哲伦挺身而出,带领幸存的海员克服重重的困难,直到得到援救。由于这次事件,麦哲伦被提升为船长,被留在了印度。此后,麦哲伦在印度和东南亚一带参加了殖民战争,并在这一带进行了探索和游历。他从实地了解到在东南亚群岛的东面是一片汪洋大海。他坚信地球是圆形的,并猜测在这片大海的东面,肯定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次环球探航。1513年麦哲伦回到葡萄牙。他一再请求国王允许他组织船队进行环球探险,然而国王却不理睬他,绝望的麦哲伦只好在1517年离开祖国,投奔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魄力,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向西班牙国王举荐了他。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 按照协定,麦哲伦被任命为探险队的首领,所率船队的船只由国家提供,航海费用由国家负担。探险过程发现的任何土地,全部归国王所有,麦哲伦充任总督,新发现的土地的全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归麦哲伦所有。为了监督麦哲伦,国王又派了皇室成员作为船队的副手。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洋飘泊船队,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船队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在第二年一月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大海湾。 “海峡找到了!”“海峡找到了!” 海员们高兴地欢呼起来,以为已到达了美洲的南端,可以进入新的大洋了。然而随着船队在海湾中的前进,发现海水变成了淡水,原来此处只是一个宽广的河口,这就是今天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的出口处。 船队继续向南前进。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三月的南美洲已临近冬季,风雪交加,航行极其困难。月底,航队来到圣胡利安港,并在这里抛锚过冬。 由于几次探索海峡的失败,大多数海员都感到灰心丧气,有三个船长也借机反对麦哲伦。麦哲伦设下计谋平定了这次叛乱,避免了探航半途而废的结局。 经过近5个月的休整,到了8月,又到了这个地区春暖花开的季节,麦哲伦又率领船队出发了。由于有一艘船在5月份的探航中沉没,此时只剩下4条船了。 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这个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港汊交错,波涛汹涌。麦哲伦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这艘船却调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麦哲伦只好率领着剩下的3条船象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麦哲伦以坚强的意志率领船队前进。在这个海峡迂回航行1个月后,他们终于走出海峡西口,见到了浩瀚的大海。向来以沉着、坚定着称的麦哲伦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探航的功债,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如果你打开世界地图,就可以在南美洲的南端,南纬52度的地方找到它。 船队在这片大洋中航行了3个多月,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因此,他们就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太平洋”。 1521年3月初,在水尽粮绝、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当麦哲伦原来从马六甲带走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与当地土人对上话时,麦哲伦是多么激动啊!他的环球航行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他从西方向西航行终于到达了东方,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球的的确确是圆形的。 为了征服这块盛产香料的富饶土地,这个坚韧果敢却满怀野心的麦哲伦,企图利用当地部族间的矛盾来达到他的目的,然而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麦哲伦被杀害了。最后,麦哲伦的助手烧掉一条破烂不堪的船,带领仅存的两条船载满香料越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过好望角,辗转一年多,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这时,整个船队仅剩下一条船与18名船员了。 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人类的第一次环球一周的航行。麦哲伦虽然死去了,但是他对后世航海和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却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忘记的。
麦哲伦生平简介,麦哲伦历史评价,麦哲伦怎么死的
麦哲伦生平简介,麦哲伦历史评价,麦哲伦怎么死的?
费尔南多·麦哲伦(FernaodeMagalhaes,约1480—1521),著名航海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组织者。 麦哲伦出身于葡萄牙北部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关于他的幼年生活,因史料缺乏,我们只知道大约他在10岁左右,即被父亲送进王宫服役,1492年成为王后的侍童。由于当时葡萄牙王室尚无固定的住所,所以少年时期的麦哲伦,得以伴随国王、王后游居全国各地,王室在首都里斯本停留较多,于是麦哲伦对里斯本的印象也最深刻。 麦哲伦的祖国葡萄牙具有悠久的航海历史,丰富的航海经验,早从十四世纪起,它就在西欧的海上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对麦哲伦毕生从事远洋探航和他事业上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约在1496年,麦哲伦即参加了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的工作。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为了同西班牙争夺海外殖民地和东方的市场,当时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正积极地为达·伽玛绕道非洲开辟通向东方的新航路进行着秘密的准备。麦哲伦能在这个机关里工作,因而取得了熟悉航海事务各项工作的机会。 1499年,达·伽玛从印度返航。带回了巨大的东方财富,获取了60倍的纯利。为了继续获取和扩大这种利益,葡萄牙国家便进一步着手组织更大规模的海外远征队。参加国家组织的远征队,向海外冒险扩张,本来就是西欧一些生活贫困而又以封建统治者自居的骑士们的一条重要出路。同一些争先恐后要到东方来的商人、传教士、冒险家一样,受获取东方财富和远洋探险荣誉的吸引,麦哲伦当然也积极要求参加远征队。 1505年,身材矮胖结实的麦哲伦,终于获得了参加远征队的机会,开始了他毕生的远洋探航事业。 这个远征队由葡萄牙派往印度的第一任总督阿尔梅达率领,包括大小帆船20余艘,由水手、战士、工匠、职员2000多人所组成,由于麦哲伦是初次出航,在这支队伍中只充当一名普通的水手。 远征队在去印度的途中,麦哲伦参加了对非洲东海岸的基尔瓦、蒙巴萨的抢劫。1506年3月,在科那诺尔(印度马拉巴海岸卡利库特以北)海战中,他第一次受到重伤。创伤尚未痊愈,他又被派到东非海岸的索法拉,参加修筑据点炮台和搜集当地政治、经济、军事等情报的工作,1508年,麦哲伦被召回马拉巴海岸的柯钦城,当时这里已被葡萄牙占领而成为总督阿尔梅达的驻地了。 1509年2月,麦哲伦在第乌海战中又一次受伤。这次海战葡萄牙击败了阿拉伯、印度的联合舰队,从而封锁了经红海通达东方的旧航路,取得了在亚洲南部海洋上的霸权。同年8月,麦哲伦又被编入一支由80人组成的武装船队继续向东探索,开始远征马六甲和马来群岛(即南洋群岛,包括巽他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岛屿,现分属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9月11日葡萄牙船队进入马六甲港。由于船队的挑衅行为,遭到了这里从事和平贸易的居民的强烈反对,结果葡萄牙人被赶走。麦哲伦随之返回柯钦。1510年初,麦哲伦在参加进攻卡利库特城的战斗中,再次受重伤。 1510年春,麦哲伦伤愈后决定返回葡萄牙,途中因船只在离印度海岸数百哩的巴杜恩砂洲触礁,不得不继续留在印度。在这次触礁事件中,麦哲伦带头克服种种困难,以他的坚定、沉着影响着全体遇难海员,直至援救船只到来。不久,麦哲伦被提升为船长。 1510年末,回到柯钦后的麦哲伦又参加阿尔布凯尔基(1509年后,葡萄牙派往印度接替阿尔梅达的总督。)领导的侵占印度果阿的战争。1511年,第二次参加对马六甲的远征。1512年和1513年初,在苏门答腊、爪哇、马都拉、西里伯斯(苏拉威西岛的旧称)、布鲁、安汶和班达群岛等地进行探索和游历。 1513年,回到里斯本的麦哲伦并未得到葡萄牙国王的青睐。为贫困所迫,又参加葡萄牙对北非摩洛哥征战,他再次受伤。从北非回到里斯本后,因有人说他曾把掳获的畜群卖给敌人(摩尔人),还说他离开北非未得到长官的允许,是私自逃走,所以葡萄牙国王不仅拒绝他提出的增加俸禄的要求,而且还准备对他进行审判。后来虽未审判,但麦哲伦感到在葡萄牙国王那里已无所希求了。 正当麦哲伦在国内屡遭挫折的时候,有关远洋探航的消息不断传来。早在1501—1502年佛罗伦萨探险家阿美利哥通过亲自探航后确认,哥伦布到过的地方不是过去所误认的亚洲,而是一块“新大陆”,(后被称为阿美利加洲,实即南美洲),他认为绕过这块新大陆的南端,有可能到达东方摩鹿加群岛——香料群岛。1513年9月,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波亚越过巴拿马地峡,在高山顶上发现西边有一片海洋,他称之为“大南海”(即太平洋)。如果在美洲能找到一条沟通大西洋和“大南海”的海峡,就有可能到达盛产香料的东方了。1514年,葡萄牙航海家列什波亚在南美南纬四十度处发现圣马提亚斯湾,人们以为它或许是正在寻找中的海峡。1515年末至1516年,西班牙航海家索利斯进入南美拉普拉塔河口,于是人们又模糊地认为这个宽广的河口或许也是海峡。 麦哲伦密切注意这些发现。他早从葡萄牙对东方的多次远征中了解到,摩鹿加群岛以东是一片汪洋大海,这使熟悉哥伦布发现的麦哲伦很容易联想到,经过这片海洋距摩鹿加群岛以东不远的地方,应是哥伦布从欧洲西航所发现的土地。1515和1516年,迁居到奥波尔托的麦哲伦,开始把自己酝酿已久的航行愿望拟成具体的计划。要绕过美洲驶向摩鹿加群岛,关键是要真正找到一条沟通大西洋和“大南海”的通道——海峡。麦哲伦的远洋探航计划曾先向本国国王提出,但未被采纳。1517年10月20日,忿然离开葡萄牙的麦哲伦到了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城。1518年在这里同俾脱利兹(塞维利亚要塞阿里卡萨尔司令葡萄牙人迪奥古·巴尔波查的女儿)结婚。同年3月18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接见麦哲伦。3月22日查理与麦哲伦等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1519年9月20日,一支由265人组成的队伍,分乘五艘船(载重量最大120吨,最小75吨,总共还不到500吨)终于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圣卢卡尔出发开始远洋探航了。 在大西洋航行中首先遇到的是选择航线问题。当时由欧洲到美洲可走哥伦布的“西班牙航线”,也可走卡布拉尔按达·伽玛的航线而被吹送到南美的“葡萄牙航线”。后面一条航线似乎要多走一些路,但却有着赤道洋流和东北信风等可利用的条件。麦哲伦坚决主张走“葡萄牙航线”,为此与船队中的反对分子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洋飘泊,船队于11月29日到达今巴西海岸累西腓城以南地区。稍事休整,船队继续前进,12月13日到达圣路西亚湾(里约热内卢)。再向南驶,于次年1月10日见到拉普拉塔河口。这个过去被认为可能是海峡的地方,经过实地探查,证明它不过就是一个宽广的河口。为了便于找到海峡,离开拉普拉塔河口后,麦哲伦命令各船只尽量靠岸行驶,这样一来,却带来了船只触礁的事件。摆脱礁石困扰后,船队便不得不离岸稍远南进了。2月24日船队驶进圣马提亚斯湾,这个一度也被认为可能是海峡的地方,实地探者的结果也只是个普通的海湾罢了。 船队继续南行,前面的道路都是以前的航海家所未到过的地方。这时南美南部已临近冬季,风雪交加,天昏地暗,航行极其困难。3月31日,船队驶进了圣胡利安港,麦哲伦决定在这里抛锚过冬。 为了作过冬的长期打算,麦哲伦规定缩减口粮。加上几次探索海峡都遭失败,海员大半都灰心失望,不安的情绪笼罩整个船队。于是船队中的反对分子,便利用这种沉郁气氛,策划反对麦哲伦。 10月2日,被反对分子控制的三艘船终于爆发了反麦哲伦的叛乱。麦哲伦采取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镇压了叛乱,制止了一些船员掉头回家的企图,避免了探航半途而废的结局。船队在圣胡利安港停留了近五个月,到8月24日正当该地早春时候,又继续探航前进了。 由于一艘船早在5月间探航时就沉没了,剩下南行的四艘船历尽艰险终于在10月21日驶入南纬52度处的一个海峡口。这个海峡通道很长,忽宽忽窄,弯弯曲曲,港汊交错,潮汐汹涌。其中有一艘船在困难面前丧失信心,掉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因此11月28日船队走出海峡西口,见到浩瀚无边的“大南海”时,就只剩下三艘船了。 经过重重困难,沟通大西洋和“大南海”的通道终于找到并通过了。这是西欧人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所要找寻的地方。为了纪念麦哲伦,后人把他所发现的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 找到海峡,解决了这次远航的关键问题,下一步就是在“大南海”中探索前进了。从1520年11月底到1521年3月初,“大南海”上风平浪静,船队在三个多月中竟没有遭到一次暴风雨的袭击,因此麦哲伦和他的海员们便把这个海叫做太平洋。这个名称就这样沿用下来了。 在太平洋的航行中,船队虽没有遭到风暴巨浪的袭击,但是饥饿和疾病却给海员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食物缺少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用牛皮、木屑和老鼠来果腹。加上坏血病蔓延,更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 由于离开“麦哲伦海峡”西口时航向偏北了一些,所以他们在太平洋中的航行早已超过了摩鹿加群岛。船队离开马里亚纳群岛后,于3月27日到达了今菲律宾群岛的马索华岛。28日清晨,有一只载着八个土著居民的小船开到船队的旁边。这时麦哲伦突然想起他从马六甲带来的奴仆亨利。他叫亨利用马来语和这些土著居民说话,对方居然懂得并能够回答。至此,麦哲伦才恍然大悟,他从西方绕到东方的理想已经实现。八年前,他从东方回到西方,现在他又从西方绕到东方,他的远洋探航事业已基本完成。古代一些相信地圆说的学者们所预言过的事情,即无论背着太阳或向着太阳一直向前,最终会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这个学说现在已被一个坚韧果敢、百折不挠的航海家证实了。 在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开始以后,西、葡两国统治阶级首先发起和支持的远洋探航事业,本来就与海外掠夺和殖民扩张密不可分。麦哲伦在出发前与西班牙国王所签订的协定,其中就有远航队应当尽力扩大王室版图的意图。现在菲律宾群岛已到,它虽然不是摩鹿加群岛,但却也是非常富饶和出产香料的地方。熟知阿尔梅达、阿尔布凯尔基之流对外远征和掠夺手法的麦哲伦,决定在菲律宾群岛停留下来。通过传播基督教,他与马索华岛当地的统治者拉上了关系,并在这位统治者的安排下向菲律宾的宿务岛进军。扩张的野心驱使麦哲伦企图利用菲律宾一些部落小土邦之间的矛盾来达到掠夺和征服的目的。 4月27日,麦哲伦以征服者的姿态,在参与菲律宾土著居民的战斗中,在菲律宾的马克坦岛浅滩战败被杀。 麦哲伦的远航,实现了哥伦布所设想过但未完成的航行,即从欧洲向西横渡大洋,便可进行东西方的联系。他的航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圆学说,而且也说明绕过新大陆南端到达东方的道路,并不如以往人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而是极为艰巨的,总之他对于扩大人类的地理知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清,麦哲伦充当了近代殖民主义的开路先锋。在他到达菲律宾后不久,西班牙统治集团使用血腥的手段征服了这个地区,并用王子菲律普二世的名字为这个地区命名,这就是今天菲律宾地名的由来。 麦哲伦死后,环球航行的最后一段航程由他的随员们继续完成。 5月1日离开宿务岛的海员们,在保和岛岸边烧掉了一只已经破烂不堪的船只。剩下的两艘船盲目地在南洋群岛一带航行。6月底经过加里曼丹东北端的文莱城。11月8日,经过长期辗转才到达了摩鹿加群岛的提多尔岛(哈马黑拉岛以西)。在准备离开提多尔岛时,又有一艘船严重漏水,于是这艘船便不得不留下来进行修理。剩下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于12月21日单独启程归航。1522年1月26日,维多利亚号在帝汶岛补充了淡水和粮食以后,为了避免葡萄牙人的追逐,决定远离海岸,横渡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后,于6月8日越过赤道,7月9日经过佛得角群岛,9月6日终于回到了西班牙原出发地圣罗卡港。人类破天荒第一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终于胜利地结束了。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这次沿途耽搁的航行,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返航时,维多利亚号船上,仅剩下18名由于过度疲劳而虚弱不堪的海员。维多利亚号的船长(离开文莱城后选任的)埃里·卡诺,在历史上被公认为在麦哲伦死后完成环球航行的领导者。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mouluexue/renwuzhi/202005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