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台风“尼格”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0级,最大风速为28米/秒。而此时东亚地区正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冷空气过境后,气温骤降。提醒公众要注意气温变化,及时添衣保暖,防止感冒。同时,今明两天,晋江沿海将有7~8级阵风。瑞雪提醒小伙伴们,秋末时节,气温持续低迷,记得增添衣物,谨防感冒。此外,沿海风力较大,出海船只及海上作业人员要注意防范大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明天开始冷空气进一步发力 厦门将迎来大风降雨天气
闽南老话说“霜降风台跑去藏”,意思是说,霜降过后台风对厦门影响越来越小。但凡事没有这么绝对,昨天台风“尼格”外围环流和冷空气就联手给厦门带来大风天气。气象部门预测,今天我市多云天气,东北风劲吹,明天开始冷空气进一步发力,我市将开启一轮大风降雨天气,气温也将明显下降。
昨天,台风“尼格”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0级,最大风速为28米/秒。它正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横穿菲律宾,预计今天凌晨到上午进入南海中部海面,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需要提醒的是,“尼格”后期发展仍有变数,市民要及时关注最新预报。
受“尼格”外围环流影响,我市昨天已出现了大风天气,城区东北风达到5-6级、阵风7-8级,同安白交祠村和翔安大有头礁甚至出现了9级阵风,为此市气象台持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虽然风很大,但昨天我市城区最高气温依然达到26℃~29℃,体感较为舒适。
今天白天,我市依然多云天气,东北风较强,城区最高气温维持在27℃左右。明天开始冷空气进一步发力,台风“尼格”继续西行北上,冷暖交锋,给我市带来大风天气的同时,也将送来一轮降雨,届时风雨交加,气温也将逐日下降,至后天城区最高气温跌至23℃,夜晨最低气温也只有19℃。
气象部门还提醒,市民要做好防范措施,增添衣物,出行备好雨具,此外未来几天我市及海面大风持续并继续加大,海上过往船只和海上作业人员要及时避风,市民游客在海边需注意安全。(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厦门天气
今日最高温27℃
今天
多云
21℃~27℃
明天
多云转局部阵雨
22℃~26℃
后天
阴天到多云有阵雨
19℃~23℃
数据来源:厦门气象微信公众号
海洋预报
高潮时:02时28分和15时37分
低潮时:09时02分和21时32分
表层水温:21.0℃至23.5℃
厦门岛南部海域浪高:
1.5米至2.5米 中到大浪
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发布
是什么导致天气变冷的
天气变冷是拉尼娜现象造成的。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温偏高,水量蒸发加大,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加之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此时东亚地区正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所以加强了源于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迅速南下的势力。冷空气过境后,气温骤降。 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杨先生说:今年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全球变暖,暖冬的特征比较明显,在入冬或者隆冬前期,国家大部分地区冷空气比较少,一个是强度比较弱,再一个次数比较少。因为要下雪或者下雨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就是暖湿气流(空气要有相当的湿度,要有水分,温度比较高),这个气流就来自于南方,来自于热带地区;再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冷空气配合,冷空气来自于极地,来自于高寒地区。
4月以来有6次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这是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五月份冷暖起伏明显,特别是受到冷空气影响导致气候变化尤为突出,期间遭遇先后有6股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寒潮天气,与往年相比,降温幅度和气温波动程度比同期偏多2次左右,有些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先后经历了3次大范围降温影响,其中京津冀地区的冷暖变化最为明显,另外,在新疆南部、内蒙东北部、宁夏东部以及陕西北部等地区受寒潮影响降温幅度普遍都在12度以上,那么是哪些原因导致气候冷暖起伏变化明显的?
1、春末夏初交替时节,我国中东部地区普遍气候干燥,降雨量低,寒潮期间就容易形成温差幅度大,升温降温过程较快的情况。
2、频繁的冷空气过程主要受到欧亚西风带环流的波动影响,在遭遇乌拉尔山阻塞后增强后造成了三次寒潮天气的过程。
3、频繁冷空气过程在拉尼娜背景下影响欧亚中高纬环流产生大且阶段性波动明显,这也为我国频繁遭受寒潮天气提供了气候条件。
冷空气引起的寒潮就是倒春寒天气吗?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时节,一般有一定的指数依据,如一天之内的温度降幅在10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在5度以下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一次寒潮过程,所以,不是每一次的冷空气南下都符合寒潮标准的,而倒春寒天气一般发生在天气回暖,但是在4月和5月的时候,温度却没有往年那么高,或者出现了持续的降雨和遭遇了冷空气的频繁侵袭,这个阶段的气候就叫倒春寒。2022年春夏季节出现了连续冷空气影响,使得温度骤降且温差起伏较大,但是根据往年同期数据比较,全国气温均值在13.2度,比同期高出0.8度,是1961年以来的第六高度,这个数据也预全球变暖的趋势基本一致。
冷空气再“发威”,什么时候入冬
明天起,新一轮冷空气又将卷土重来,东北、华北一直到江南、华南一带陆续都会出现降温。中央气象台预计,10-11日,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等地将有4~5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6℃,局地可达8~10℃。在频繁的冷空气活动影响下,未来一周,北方地区气温起伏波动较大,并将逐步向深秋迈进。提醒公众要注意气温变化,及时添衣保暖,防止感冒。气象专家提醒,常年寒露节气期间冷空气势力显著增强,降温幅度较大,公众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另外,秋季空气较为干燥,应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以防“秋燥”。养生专家建议,可通过由食补滋养身体,调理、改善、现代人因寒冷天气引起体内湿气加重,身体亏虚、去风渗湿等潜在问题。
冷空气活动频繁 周末晋江气温跌至17℃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11月以来,晋江陆续有冷空气“串门”,大风天气不断光临,气温逐步下降。昨日午后,晋江大部分镇街最高气温在21℃~23℃之间,瑞雪出门时阵阵凉意袭来,恍惚间有了冬天的感觉。 瑞雪从 晋江市 气象台得知,周末,晋江天气时阴时雨,由于冷空气渗透影响,夜晨气温稍有下降,最低温将跌至17℃。同时,今明两天,晋江沿海将有7~8级阵风。瑟瑟寒风将一直持续到后天才会减弱,气温随之回升。瑞雪提醒小伙伴们,秋末时节,气温持续低迷,记得增添衣物,谨防感冒。此外,沿海风力较大,出海船只及海上作业人员要注意防范大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天阴转多云,18℃~21℃,沿海东北风5~6级、阵风7~8级;明天阴转小雨,17℃~22℃,沿海东北风5~6级、阵风7~8级;后天小雨,19℃~24℃,沿海东北风4~5级、阵风6~7级。 记者 林小杰
三九期间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吃什么食物能补充热量抵御严寒
2020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冷空气频频侵袭,给很多城市带去了降雪天气,三九期间降温幅度很大,让人们不敢出门。冬季除了靠暖气、厚实的衣物来保暖外,还可以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帮助我们身体补充热量,来抵御寒冷的冬天。
多喝牛、羊肉汤牛肉和羊肉汤是很温补的食物,多吃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暖身,牛羊肉富含一些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富含高蛋白成分,帮助我们身体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冬季各种病毒活性变强,让人们容易感冒、咳嗽,多吃牛羊肉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患感冒的几率。
吃一些辣椒到了寒冷的冬季,很多人喜欢吃一些辣椒。辣椒属于很辛辣的食物,身体有某些疾病的人尽量不要吃,身体健康的人到了冬季可以适当地吃一点辣椒的,它能暖胃驱寒,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顿香辣的火锅,可以让身上马上暖起来,辣椒的维生素含量丰富,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还能帮助人体抗氧化,是冬季人们餐桌上常备食物。
吃一些巧克力巧克力的能量是比较高的,经常运动的人会随身带几块巧克力补充下体能,在寒冷的天气也同样适合吃巧克力,当我们处于饥饿的状态下,食物供给身体的热量就会逐渐减少,所以格外不抗冻。多准备一些巧克力放在身边,当饿的时候吃上一块,就可以为我们的身体补充热量了,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冷了。
除了通过饮食来抵御严寒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经常锻炼的方式来帮助身体暖起来,在户外的时候要经常搓一下手,避免手部被冻伤,晚上回家可以多泡泡脚。
你所在的地方降温了吗为什么春季极易出现“冷暖逆转”的现象
春季大气环流活动剧烈,容易导致冷热逆转天气。在春季里,大气环流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大气环流活动频繁,而且非常剧烈。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春季里冷热空气活动频繁,气温随之升降剧烈的现象。对于人们来说,会感到频繁的气温波动,一旦遇到降温天气。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这种现象是导致春季频繁出现冷热逆转天气的根本原因所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是导致春季频繁出现冷热逆转现象的直接原因。春季经常出现降温天气,使得本来已经很温暖的天气出现冷热逆转的现象。其实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春季里虽然天气转暖,但是冷空气依旧活动频繁,使得很多地方经常因为冷空气来临而出现降温天气。这是导致春季里经常出现冷热逆转天气的直接原因。那么在初春冷暖逆转季节,应对复杂多变的天气,保持身心健康很重要:1.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2.保证室内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3.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4.多喝水,保持血流畅通,预防呼吸道疾病。5.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我的建议是早上赖会儿床 天亮得越来越晚,我们要适应大自然的生物钟,多睡一会儿,等天亮再起床,不仅能保证睡眠质量,还可以避开清晨的低温,预防伤寒。
今冬暴雪连连,这背后有没有隐藏什么气候问题,是环境得到改善了还是进一步恶化了
这种暴冷暴寒的现象并没有说明今年的天气有所好转,恰恰相反这正说明我们的环境变的更恶劣了。从生物的生存环境来讲,需要有一个相对平稳的气候条件,以保证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进行。举个例子,如果极端寒冷或者极端炎热,就像近些年来一样,夏季酷热,而冬季像今年一样特别寒冷,这样的气候对生物的正常生存很不利。从今年的天气情况来看,应该说这样一个比较大范围的降雨雪和温度偏低的异常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系统出现了异常的状况,尤其是1月份以来,中高纬度的环流以经向型为主要特征,冷空气活动频繁。此外,副热带系统偏强,较常年同期的位置偏西偏北,有利于把南方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一方面是北方的冷空气很活跃,另外南方的暖湿气流又源源不断向北输送,冷暖气流交汇的位置主要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创造了有利的环流条件。出现这样的环流异常,从气象来讲一般归结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气自身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受到外强迫的影响,今年的环流异常与2007年8月出现的一次拉尼娜事件有关。这里提到了拉尼娜现象,这个词可能对于我们来讲不如厄尔尼诺现象熟悉。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所以说不管是拉尼娜现象还是厄尔尼诺现象都表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人类自身的摧残下不断的恶化,大自然不断地给人类敲响警钟。 当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能排除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从人类所掌握的气象记录来看,地球的气温在冷与暖之间交替,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不过像今年的情况用以上观点以及“意外”来描述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出来,这种“意外”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必然”。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3月13日冷空气活跃北方气温多波动 下周大范围雨雪再袭
下周,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华北气温波动起伏明显。南方依然以偏暖为主,长江流域多地最高气温将超过25℃以上,不过17日后暖热将会有所消退。16-17日,冷空气的到来也将制造大范围雨雪,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有可能迎入春以来最大规模的雷电对流天气。 东北华北气温多起伏 南方暖热升级 在经历了十分温暖的3月上旬后,进入3月中旬,冷空气变得频繁起来,东北、华北等地气温回归至常年同期正常水平。而在南方,暖热的天气还在持续升级,昨天多地最高气温都超过了25℃,个别城市更是达到了30℃。 下周,冷空气仍然频繁,北方气温波动起伏明显,尤其是东北、华北一带。东北一带14日起气温将转为较常年同期偏低,最高气温降到5℃以下。华北多地气温16日起也将陆续转为偏低,像北京、天津,17-18日的最高气温或将只有个位数。 而在南方,下周依然还是以偏暖为主,惊蛰期间,都不止是暖,甚至有些热得像立夏。下周前期,长江中下游等地最高气温多在25℃以上,像武汉明后天最高气温都在27℃左右。 不过,这一时期气温还是多波动,17日后,长江中下游等地暖热会有所消退,气温下滑,公众需留意临近预报,关注气温变化。 雨雪范围今起收敛 下周仍有大范围降水 本周末,在冷暖空气交汇之下,中东部迎来了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昨天雨雪范围达到本轮过程最大,实况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新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内蒙古东北部、吉林中部局地大雪;辽东半岛、河北东部、山东西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雨。 今天,雨雪范围将有所收敛。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东部、吉林大部、辽宁中北部、河北北部、新疆北疆北部和西部山区、甘肃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西部、新疆北疆北部和西部山区、河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新疆北疆东部和沿天山地区、山东大部、河南东部、江苏大部、浙江北部、江西北部、贵州、广西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局地中雨。 同时,今天早晨至上午,北京东南部、天津北部、河北中东部和南部、山东、河南中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东部、辽宁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以及渤海南部海域、黄海中部和西南部的部分海域、莱州湾、山东半岛沿岸海域、江苏沿岸海域有大雾,其中天津北部、河北中东部和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东部、山西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强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低于50米的特强浓雾。 下周,雨雪天气依然比较频繁,明后天北方雨雪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北地区,贵州、湖南、广西北部、福建等地有阴雨天气。 16-17日,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大范围降水,河南、山东南部、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浙江、广西北部、广东北部、贵州东部、重庆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新疆北部和西部、甘肃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在这一次降水过程中,由于前期气温偏高,在与冷空气作用下,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下雨时将伴有雷声,这有可能是立春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对流活动。公众需留意临近预报,雷雨天注意防雨防雷电。